分享自:

低银AgCuZnSn填充金属用于铜/钢异种金属连接的开发

期刊:metalsDOI:10.3390/met9020198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Peng Xue、Yang Zou,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Peng He(通讯作者),郑州机械研究所先进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Yinyin Pei、Huawei Sun,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Chaoli Ma,以及金华金中焊接材料有限公司的Jingyi Luo共同合作,于2019年2月在期刊《Metals》(2019, 9, 198)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低银AgCuZnSn钎料用于铜/钢异种金属连接的研究。这项研究聚焦于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钎料,以满足工业中对铜/不锈钢异质接头长期可靠性的需求。

学术背景

铜(Cu)和不锈钢(304 stainless steel)的复合结构因其兼具导电性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冷却设备、压力容器和热交换器等领域。然而,传统高银(Ag>30 wt.%)钎料成本高昂,而低银钎料在长期服役中可能出现界面不稳定问题。Ag-Cu-Zn系列钎料虽具有优异的润湿性和机械性能,但需通过微合金化(如添加Ga、Ce等)进一步优化其抗老化性能。本研究旨在探究Ga和Ce对铜/不锈钢钎焊接头在老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流程

  1. 钎料制备与成分设计
    研究团队采用纯Ag、Cu、Zn、Sn、Ga和Ce为原料,通过中频感应炉熔炼制备了四种钎料(表1),包括基础钎料(Ag16.5CuZnSn)及添加Ga(2 wt.%)、Ce(0.15 wt.%)或两者的变体。Sn-5Ce中间合金的加入通过机械搅拌确保成分均匀性。

  2. 试样制备与钎焊工艺
    使用H62黄铜和304不锈钢作为基体材料,按中国国家标准GB/T 11363-2008切割成80 mm×25 mm×3 mm的板材。采用自动火焰钎焊(使用FB102钎剂:B₂O₃+KBF₄+KF),钎焊后超声清洗20分钟以去除残留钎剂。

  3. 老化处理与性能测试
    根据军事标准MIL-STD-883进行高温存储(HTS)测试:150°C下分别老化0 h、200 h、400 h和600 h。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结合能谱分析(EDS)观察界面微观结构,并测量晶间渗透深度(计算公式:h=S/d,S为渗透面积,d为界面宽度)。剪切强度测试在MTS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加载速率2 mm/min,每组重复5次取平均值。

  4. 断裂形貌分析
    通过SEM观察老化前后接头的断裂形貌,结合EDS分析断裂区域的元素分布,以确定断裂类型(韧性或脆性)及其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主要结果

  1. 晶间渗透深度
    Ce的添加显著抑制了钎料向不锈钢的晶间渗透。老化600 h后,Ag16.5CuZnSn-0.15Ce接头的渗透深度仅为1.6 μm,比基础钎料降低48.8%(图6)。EDS显示Ag在晶界富集,而Fe、Cr未明显扩散(图4)。

  2. 力学性能
    所有接头剪切强度随老化时间延长而下降,但含Ga/Ce的接头仍优于基础钎料。Ag16.5CuZnSn-2Ga-0.15Ce在600 h老化后强度下降15%,但仍保持最高值(图9)。其断裂形貌显示老化前为韧性断裂(均匀韧窝),老化后转为轻微脆性断裂(出现颗粒和裂纹,图10)。

  3. 微观结构演变

    • 老化后钎缝中出现Ag富集相(Cu:11.01 at.%, Zn:26.05 at.%, Ag:60.40 at.%),其高硬度与周围相物理性能差异导致缺陷(图7)。
    • Ce与Sn、Ag形成稀土相(RE-phase),通过Hume-Rothery理论解释其原子半径差异导致的金属间化合物(IMCs)生成,细化钎缝组织(图8)。

结论与价值

  1. 科学价值

    • 揭示了Ce通过抑制晶间渗透提升接头长期稳定性的机制。
    • 提出Ga/Ce协同优化钎料性能的微合金化策略,为低银钎料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 应用价值
    Ag16.5CuZnSn-2Ga-0.15Ce钎料在成本降低(低银含量)的同时,满足工业对铜/不锈钢接头高温服役可靠性的需求,适用于能源装备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研究亮点

  • 创新发现:首次量化了Ce对晶间渗透深度的抑制效果(降低48.8%)。
  • 方法创新:结合HTS老化测试与多尺度表征(SEM+EDS+力学性能联动分析)。
  • 工程意义:开发的钎料通过成分优化平衡成本与性能,具备产业化潜力。

其他价值

研究数据为后续开发更低银含量(<16.5 wt.%)钎料提供了实验基础,并启发通过稀土元素调控界面反应的设计思路。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