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中美贸易战:股票市场反应的事件研究

期刊:Economic PolicyDOI:10.3929/ethz-b-000494952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研究。以下是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作者与机构

该研究由Peter H. Egger和Jiaqing Zhu共同完成。Peter H. Egger来自ETH Zurich、CEPR和CESifo,Jiaqing Zhu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南方财富管理研究院。研究于2020年7月发表在《Economic Policy》期刊上。

学术背景

该研究的主要科学领域是国际贸易与金融市场。研究的背景是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产品采取保护性关税措施,引发了中美贸易战。由于贸易流量的大幅增加,这一事件成为了未来研究的重要对象。然而,由于数据的缺乏,许多相关结果的全面分析在当时甚至未来几年内都无法进行。尽管如此,研究团队通过聚焦于与关税变化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场反应,试图评估这场贸易战的影响。

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战期间相关关税变化公告或实施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的影响,揭示贸易保护主义关税的实际效果。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关税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与预期相反的效果:它们不仅伤害了目标国家的国内企业,还影响了未直接参与贸易战的第三方国家和地区。

研究流程

研究分为两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分解股票市场回报

在第一步中,研究团队对每个公司在每个事件日期的每日股票市场回报进行分解,分为系统性成分和特异性成分。具体来说,研究团队使用了一个回归方程来估计公司股票回报的正常值,并通过该方程的预测值来获得系统性成分。特异性成分则通过残差计算得出,称为异常回报(Abnormal Returns, AR)。为了确保估计窗口不受任何贸易战事件的影响,研究团队选择了事件前610天到前361天的数据作为估计窗口。

第二步:累积异常回报分析

在第二步中,研究团队使用第一步中估计的参数来预测事件日期前后几天的累积异常回报(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s, CAR)。CAR的计算窗口包括事件前1天到事件后1天、3天、5天、7天和10天。研究团队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CAR对直接和间接关税变化的反应。直接关税变化包括美国对中国和中国对美国的关税变化,间接关税变化则通过全球价值链的输入-输出矩阵加权计算得出。

主要结果

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以下几点:

  1. 直接关税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和中国宣布的关税不仅对目标国家的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对本国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对本国企业的负面影响甚至比对目标国家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这表明,关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企业的损失。

  2. 间接关税的影响:通过全球价值链的间接关税变化对第三方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具体取决于一个国家和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研究发现,美国关税变化对全球价值链的间接影响比中国关税变化的影响更大。

  3. 动态调整:研究还发现,关税变化的影响在事件窗口内逐渐增加,表明存在动态调整效应。这意味着,关税变化的即时影响较小,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逐渐增强。

结论

该研究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战期间关税变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揭示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复杂效果。研究发现,关税政策不仅未能有效保护本国企业,反而对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发现对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表明在制定贸易政策时需要更加谨慎,避免对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研究亮点

  1. 重要发现:研究发现,贸易保护主义关税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与预期相反的效果,不仅伤害了目标国家的企业,还影响了本国企业和第三方国家和地区。
  2. 方法创新:研究采用了事件研究法,通过分解股票市场回报和累积异常回报分析,精确地评估了关税变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3. 数据广泛:研究涵盖了40个经济体的31,217家公司的股票市场数据,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实证证据。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研究还通过分析不同行业和国家的数据,揭示了关税变化的异质性影响。例如,农业、矿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服务业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此外,研究还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控制了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异质性,确保了结果的稳健性。

总体而言,该研究为理解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际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对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