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Apparatus and Systems, Vol. PAS-102, No. 5, May 1983
《一种用于跟踪电压相量、系统频率及频率变化率的新测量技术》
本文由J. S. Thorp(IEEE高级会员,康奈尔大学)、M. G. Adamiak(IEEE会员,Technical Libraserv公司)及A. G. Phadke(IEEE会士,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完成,发表于1983年5月的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Apparatus and Systems期刊。研究得到了美国电力公司(AEP)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的实验支持。
研究领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实时监测技术。
研究动机:随着变电站计算机系统在保护、控制和数据记录功能中的普及,如何利用其处理能力开发新应用成为关键问题。传统电压相量测量方法(如基于单相电压零交叉检测)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尤其在系统不平衡或谐波干扰时误差显著。
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新型算法,直接测量正序电压相量(positive sequence voltage phasor),并由此推导系统频率及频率变化率,以提升状态估计(state-estimation)和自适应控制的精度。
采样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输入信号为三相电压,采样率为720 Hz(每周期12点)。通过DFT提取基频分量,生成正序电压相量。
创新点:提出递归DFT算法,仅需每次更新一个采样点即可计算新相量,计算效率显著优于传统非递归方法(公式27)。
对称分量变换:
通过旋转矩阵(公式30)将三相电压转换为正序分量,消除不平衡和谐波影响。
科学价值:
- 提出首个基于递归DFT的正序电压相量测量方法,解决了传统零交叉检测的局限性。
- 频率测量算法通过相量旋转特性实现高灵敏度,优于基于“泄漏效应”(leakage effect)的现有技术。
应用价值:
- 为分布式处理器分层控制系统(hierarchical control systems)提供关键测量模块。
- 可集成至数字继电器(如SCDR),无需额外硬件成本。
(注:专业术语如“正序电压相量(positive sequence voltage phasor)”“递归DFT(recursive DFT)”在首次出现时标注英文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