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高性能Ga2O3/FTO基自驱动太阳能盲紫外光电探测器

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DOI:10.1016/j.jmrt.2022.12.086

该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一、作者与发表信息
本研究由Yingxiang LiZebin ZhouHang PanJian ChenYuchao WangQiulin QuDongjiu ZhangMingkai LiYinmei LuYunbin He共同完成。研究团队主要来自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部分成员来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该研究于2023年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上。

二、学术背景
本研究属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领域,具体聚焦于自驱动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Self-Driven Solar-Blind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s, SBUVPDs)的开发。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在火焰探测、生物医学、臭氧层监测以及军事目标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传统的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通常依赖外部电源,且响应速度较慢,限制了其在严苛环境(如空间探测和无人驾驶)中的应用。因此,开发无需外部电源的高性能自驱动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β-Ga₂O₃(氧化镓)为功能材料,利用其宽禁带(~4.9 eV)特性,结合多层石墨烯(Multilayer Graphene, MLG)作为顶部电极,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垂直结构光电探测器。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石墨烯电极的厚度,以实现高紫外光透过率和高电导率的平衡,从而提升探测器的性能。

三、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材料制备与器件组装

    • β-Ga₂O₃薄膜沉积: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技术在氟掺杂氧化锡(Fluorine-Doped Tin Oxide, FTO)基底上生长β-Ga₂O₃薄膜。PLD技术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基底温度为650°C,氧气压力为4 Pa。
    • 石墨烯电极转移:将多层石墨烯通过湿法刻蚀技术转移到β-Ga₂O₃薄膜表面,作为顶部电极。石墨烯的厚度通过转移次数控制,分别为4±1层、8±2层和12±3层。
    • 器件组装:在石墨烯和FTO基底上热蒸发金电极,完成器件组装。
  2. 材料表征

    • 结构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β-Ga₂O₃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 光学性能测试: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 Spectrophotometry)测量薄膜的透过率,并计算其禁带宽度。
    • 电学性能测试:通过四探针法测量石墨烯电极的表面电阻。
  3. 器件性能测试

    • 光电响应测试:在0 V偏压下,测试器件对250 nm紫外光的光电响应,记录光电流和响应时间。
    • 光谱响应测试:测量器件在不同波长紫外光下的响应度和探测率。
    • 重复性与稳定性测试:通过多次开关循环验证器件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4. 能带结构分析

    • 功函数测量:利用紫外光电子能谱(UPS)测定石墨烯和FTO的功函数,构建器件的能带图。

四、主要结果
1. 材料表征结果
- XRD结果显示,β-Ga₂O₃薄膜为单斜相,具有高结晶质量。
- FE-SEM图像显示,β-Ga₂O₃薄膜在FTO基底上生长致密,厚度约为424.3 nm。
- 光学测试表明,β-Ga₂O₃薄膜在紫外波段具有高透过率,禁带宽度为4.9 eV。

  1. 器件性能结果

    • 当石墨烯电极厚度为8±2层时,器件表现出最佳性能:在250 nm紫外光下,光电流高达31 nA,响应时间极短(上升时间2 ms,衰减时间8.8 ms)。
    • 器件在230 nm光下的最大响应度为9.2 mA/W,探测率为5.27×10¹¹ Jones,且响应截止波长为261 nm,完全处于日盲紫外波段。
    • 器件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适合实际应用。
  2. 能带结构分析结果

    • UPS测量显示,石墨烯和FTO的功函数分别为5.0 eV和4.8 eV。
    • 能带图表明,石墨烯/β-Ga₂O₃和β-Ga₂O₃/FTO界面处形成不对称的肖特基势垒,产生从FTO指向石墨烯的内建电场,这是器件自驱动功能的基础。

五、结论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β-Ga₂O₃/FTO和多层石墨烯的自驱动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通过优化石墨烯电极的厚度,器件在0 V偏压下表现出优异的光电性能,包括高光电流、快速响应速度和高探测率。该研究不仅为高性能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还展示了石墨烯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巨大潜力。

六、研究亮点
1. 创新性器件结构:采用简单的垂直结构,结合β-Ga₂O₃和多层石墨烯,实现了高性能自驱动功能。
2. 石墨烯电极优化:首次系统研究了石墨烯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厚度(8±2层)。
3. 优异性能:器件在0 V偏压下的性能优于大多数已报道的β-Ga₂O₃基自驱动光电探测器。

七、其他价值
该研究为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实际应用(如空间探测和无人驾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石墨烯在光电子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以上是对该研究的全面报告,涵盖了研究背景、流程、结果、结论及其科学价值。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