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基于多尺度模型的北半球热带气旋生成频率近期预测

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DOI:10.1029/2022JD037267

本研究由Jiuwei Zhao、Ruifen Zhan、Yuqing Wang、Leishan Jiang和Xin Huang共同完成,分别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期智研究院、复旦大学、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该研究于2022年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期刊上,题为《A Multiscale-Model-Based Near-Term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Genesis Frequenc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学术背景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 TC)活动对全球气候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其生成频率(Tropical Cyclone Genesis Frequency, TCGf)的变化。尽管过去几十年在理解TCGf的大尺度环境控制因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对其未来变化的预测仍然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在短期气候预测(如年代际预测)领域。现有的预测方法在捕捉TCGf的多时间尺度变化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对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 GW)和内部气候变率(如ENSO、AMO等)的复杂影响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准确预测TCGf变化的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一个多时间尺度回归模型,用于预测北半球主要TC盆地(包括西北太平洋、东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TCGf变化。研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数据来源:研究使用了国际最佳路径存档(IBTrACS)的热带气旋轨迹数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数据、NCEP/NCAR再分析数据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再分析数据。
    • 数据处理:将北半球区域划分为1°×1°的网格,计算每个网格内的TCGf,并采用核密度方法平滑数据以减少不确定性。
  2. 关键SST指数的定义

    • 定义了六个关键SST指数,包括三个年际指数(ENSO、东印度洋SST异常、热带北大西洋SST异常)、两个年代际指数(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以及一个全球变暖指数(GW)。
    • 这些指数分别反映了不同时间尺度(年际、年代际和长期趋势)的气候变率对TCGf的影响。
  3. 多时间尺度回归模型的构建

    • 模型形式:TCGf = a*ENSO + b*EIO + c*TNA + d*AMO + e*IPO + f*GW + const。
    • 模型通过历史数据(1960-2019年)进行校准,并使用交叉验证方法验证其预测能力。
  4. 模型验证与性能评估

    • 通过对比模型预测的TCGf与观测数据,评估模型在捕捉TCGf多时间尺度变化方面的表现。
    • 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捕捉北半球主要TC盆地的TCGf变化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年代际和长期趋势的预测上优于常用的生成潜力指数(Genesis Potential Index, GPI)。
  5. 短期预测

    • 利用MPI-ESM地球系统模型的100个成员模拟数据,预测2020-2030年期间北半球主要TC盆地的TCGf变化。
    • 预测结果显示,东北太平洋的TCGf将显著增加,而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TCGf变化较小。

主要结果

  1. 模型性能

    • 该模型能够准确捕捉北半球主要TC盆地的TCGf多时间尺度变化,尤其是在年代际和长期趋势的预测上表现出色。
    • 与常用的GPI相比,该模型在空间分布和振幅上的预测精度更高。
  2. 短期预测结果

    • 东北太平洋的TCGf在2020-2030年期间将显著增加,预测的置信度较高。
    • 西北太平洋的TCGf预计将略有增加,但置信度较低。
    • 北大西洋的TCGf变化不显著,主要受内部气候变率的影响。

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开发的多时间尺度回归模型为预测北半球TCGf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模型不仅能够准确捕捉TCGf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还能够结合气候模型模拟数据进行短期预测。研究结果对政府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应对未来十年热带气旋活动的变化方面。

研究亮点

  1. 创新性

    • 本研究首次将多时间尺度气候因子(包括年际、年代际和全球变暖)整合到一个回归模型中,用于预测TCGf的变化。
    • 模型在捕捉TCGf的年代际和长期趋势方面表现出色,填补了现有预测方法的不足。
  2. 实际应用价值

    • 该模型能够为北半球主要TC盆地的短期TCGf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政府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
  3. 数据与方法

    • 研究使用了多种高质量的数据源,包括IBTrACS、NOAA SST数据和ECMWF再分析数据,确保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通过交叉验证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在预测TCGf变化方面的优越性能。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本研究还探讨了不同气候因子对TCGf的相对贡献,发现全球变暖对东北太平洋TCGf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内部气候变率(如ENSO和AMO)对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TCGf的影响更为重要。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热带气旋活动的驱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