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由BYD Automotive Industry Co., Ltd的团队完成,第一作者为Honghao Tang,通讯作者为Junsheng Wei,其他作者包括Jianpeng Wang、Rongting Zheng、Jing Cao和Guodong Zhu。研究成果发表于2024年25届国际电子封装技术会议(ICEPT),论文标题为《Design and Simulation Study of a Novel Diamond Based Composite Heat Dissipation Baseplate》。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驱动系统对高功率密度和高集成度的需求日益增长。功率模块作为电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其封装技术面临散热能力不足的挑战。以碳化硅(SiC)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具有高频、高温工作特性,但其高功率密度封装对散热基板的可靠性和导热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传统功率模块采用DBC(Direct Bonded Copper,直接覆铜)/焊料/铜基板的三层结构,存在焊料层热阻高、热膨胀系数(CTE)不匹配导致的翘曲变形等问题。
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新型金刚石基复合散热基板,通过材料创新(金刚石替代氧化铝陶瓷、金刚石-铜复合材料替代铜基板)和结构优化(取消焊料层和底层铜基板),缩短散热路径,提升模块的导热性能和机械稳定性。
研究团队对比了多种材料的特性:
- 传统材料:DBC绝缘层为氧化铝(Al₂O₃,导热系数27 W·m⁻¹·K⁻¹),铜基板导热系数384 W·m⁻¹·K⁻¹。
- 新型材料:金刚石(25℃时导热系数1239 W·m⁻¹·K⁻¹)替代氧化铝;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导热系数742 W·m⁻¹·K⁻¹)替代铜基板。其他参数如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等均通过供应商数据校准(详见表1)。
本研究通过材料创新和结构优化,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功率密度SiC模块的金刚石基复合散热基板,其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如下:
1. 科学价值:验证了金刚石材料在功率封装中的可行性,为高导热、低膨胀系数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2. 应用价值:解决了传统模块因焊料层导致的可靠性问题,简化了封装工艺,可直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变频等领域。
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基板的翘曲方向从传统结构的“下凹”变为“上凸”,这一现象与材料CTE的匹配性直接相关,为后续预弯工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注:文献引用部分已省略,详见原文参考文献[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