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属于类型b,即一篇科学综述论文。以下是针对该文档的学术报告:
作者及机构
本文由Seyedeh Fatemeh Ghazi Ardakani、Seyed Taha Hosseini和Yousef Kazemzadeh共同完成,作者单位包括伊朗波斯湾大学石油工程系(Department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Persian Gulf University)以及波斯湾大学与中国东北石油大学联合研究中心(Persian Gulf University-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f China Joint Research Laboratory)。论文于2024年4月8日被接受,发表在《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DOI: 10.1002/cjce.25293)。
主题
本文题为《A Review of Scale Inhibitor Methods During Modified Smart Water Injection》,系统综述了在改进型智能水驱(Smart Water Injection, SWI)过程中结垢(scaling)问题的抑制剂方法,涵盖结垢类型、影响因素、抑制剂分类及作用机制,并探讨了不同水基提高采收率(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技术中的结垢挑战与解决方案。
文章指出,水驱(Water Injection, WI)和化学驱(如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低盐度水驱等)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但注入水与地层水(Formation Water, FW)的化学不相容性会导致结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₃)、硫酸钙(CaSO₄)、硫酸钡(BaSO₄)等。结垢会堵塞储层孔隙、降低渗透率,并损坏生产设备。例如,硫酸盐垢(如BaSO₄)因溶解度极低,难以通过常规酸洗清除,需依赖抑制剂预防。
支持证据:
- 实验数据表明,硫酸盐垢在高温高压(High Temperature/High Pressure, HT/HP)条件下溶解度进一步降低(图6)。
- 案例显示,混合海水(高SO₄²⁻)与地层水(高Ca²⁺/Ba²⁺)会触发CaSO₄和BaSO₄沉淀(第7.1节)。
文章强调温度、压力和pH是结垢形成的核心变量:
- 温度:碳酸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硫酸钡相反(图6)。
- pH:高pH促进碳酸钙沉淀(反应式1-2),酸性环境则利于硫酸钙形成。
- 压力:压力下降导致CO₂释放,升高pH并引发CaCO₃沉淀(第6.1节)。
支持理论:
- 热力学模型(如Burton-Cabrera-Frank晶体生长机制)解释了抑制剂如何干扰晶核形成(第1节)。
阈值抑制剂(Threshold Inhibitors)通过以下途径抑制结垢:
1. 化学抑制剂:
- 磷酸盐类(如DETPMP、HEDP):通过螯合金属离子(如Ca²⁺)阻止晶体生长。
- 聚合物类(如PPCA):吸附于晶体表面,阻断活性位点。
2. 机械/化学联合方法:如膜蒸馏(Membrane Distillation, MD)选择性去除海水中的SO₄²⁻(图7)。
实验验证:
- 静态实验(Jar Test)显示,DETPMP与HEDP复配可提升CaCO₃抑制效率(表7)。
- 纳米颗粒(如SiO₂)通过表面吸附增强抑制剂稳定性(第8.2.3节)。
SWI通过调节注入水离子组成(如降低盐度)提高采收率,但可能加剧结垢风险。文章提出:
- 抑制剂注入技术:如挤注处理(Squeeze Treatment,图10)将抑制剂注入储层,缓慢释放。
- 水驱部署抑制剂(WIDSI):将抑制剂加入注入水,保护生产井(图11)。
案例数据:
- 南Arne油田应用WIDSI后,无需在生产井单独添加抑制剂,成本降低30%(第8.2.3节)。
作者指出需进一步探索:
- 温度-压力-pH的协同效应对结垢的影响。
- 细菌活动对结垢的潜在调控作用(第1节)。
亮点:
- 详细对比了磷酸盐与聚合物抑制剂的性能(表7-9)。
- 引入纳米材料(如SiO₂)作为新型抑制剂载体,提升长效性(第5.4节)。
全文通过实验数据、案例分析和理论模型,为油田结垢管理提供了全面指导,尤其对高温高压储层的EOR技术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