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基于DRS-XGBoost的玉米叶片重金属铜含量高光谱反演

期刊:SustainabilityDOI:10.3390/su152416770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研究。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作者及机构
本文的主要作者包括Bing Wu、Keming Yang、Yanru Li和Jiale He,他们均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该研究于2023年12月12日发表在期刊《Sustainability》上,文章标题为《Hyperspectral Inversion of Heavy Metal Copper Content in Corn Leaves Based on DRS–XGBoost》。

学术背景
随着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重金属污染备受关注。铜作为作物生长所需的元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对作物有益,但超过一定浓度则会对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并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玉米是全球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重金属铜污染对其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耗时、复杂且对作物具有破坏性,而高光谱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手段,能够通过分析作物的光谱数据快速预测重金属含量。本研究旨在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提出一种无损检测玉米叶片中铜含量的方法,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光谱变换方法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探索最优的预测模型。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
    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选择了“Minuo 8”玉米品种,并在不同梯度铜胁迫(50-1000 mg/kg)下培养玉米植株。使用ASD FieldSpec 4便携式地物光谱仪采集玉米叶片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共采集90组样本数据。同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玉米叶片中的铜含量,用于验证研究结果。

  2. 数据预处理
    研究对原始光谱(OS)进行了连续去除光谱(CR)和比率导数光谱(DRS)变换,并使用奇异值分解(SVD)进行光谱去噪。通过相关分析(CA)和互信息(MI)确定与铜含量相关的特征波段。

  3. 特征波段提取
    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互信息分析,从光谱数据中提取与铜含量最相关的特征波段。研究结果显示,DRS变换后的光谱数据具有更高的相关性,且经过SVD处理后,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波段数量显著增加。

  4. 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估
    研究基于特征波段分别构建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预测模型,并通过验证集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基于DRS的XGBoost模型在验证集中的预测精度最高,其决定系数(R²)为0.86,均方根误差(RMSE)为0.86 mg/kg,残差预测偏差(RPD)为2.66。

  5. 模型鲁棒性测试
    为测试模型的鲁棒性,研究采集了矿区附近田间种植玉米的光谱数据,并利用已建立的模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基于DRS的XGBoost模型在田间数据中的预测精度仍然较高,其R²为0.51,RMSE为0.86 mg/kg,RPD为1.45,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主要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光谱变换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光谱数据与铜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其中DRS变换的效果优于CR变换。SVD去噪方法有效去除了光谱数据中的噪声,并提高了光谱数据与铜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在预测模型方面,基于DRS的XGBoost模型在验证集中的预测精度最高,其R²为0.86,RMSE为0.86 mg/kg,RPD为2.66。此外,该模型在田间数据中的预测精度也表现出色,表明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无损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玉米叶片中的铜含量。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光谱变换方法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基于DRS的XGBoost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该研究为重金属污染区域的作物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研究亮点
1. 创新性方法:研究首次将DRS变换与XGBoost模型结合,用于预测玉米叶片中的铜含量,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
2. 高效性:通过光谱变换和去噪处理,研究有效提取了与铜含量相关的特征波段,简化了数据处理流程。
3. 鲁棒性验证:研究不仅在实验室条件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还通过田间数据测试了模型的鲁棒性,进一步证明了其实际应用价值。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研究还探讨了铜胁迫对玉米叶片光谱特性的影响,发现铜含量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绿色度、内部结构和水分含量密切相关。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重金属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上报告详细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流程、结果及其意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