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中美贸易战中的消费响应:证据与研究

期刊: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本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研究的学术论文。以下是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作者与机构
本文的主要作者是Michael E. Waugh,他来自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New York University)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该研究以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的形式于2019年10月发布,并于2019年12月修订,编号为26353。

学术背景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领域是国际贸易与消费经济学。研究的背景是2017年至2018年间中美贸易战的爆发,美国和中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关税政策,这些政策对两国的经济和消费者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指出,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贸易战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但关于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美国县级层面的汽车销售数据,量化中国报复性关税对美国消费的影响,并探讨其背后的机制。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1)衡量中国报复性关税对美国县级消费增长的弹性;2)分析这些关税如何通过影响出口和就业进一步影响消费;3)评估贸易战对消费者福利的分布性影响。

研究流程
本研究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数据收集与处理
    研究使用了多种数据源,包括中国报复性关税数据、美国县级汽车销售数据、贸易数据以及就业数据。关税数据来源于Bown, Jung, and Zhang (2019),涵盖了2017年至2019年初的HS10产品级别的关税变化。汽车销售数据由IHS Markit提供,包含了2016年至2019年1月美国县级新汽车注册的月度数据。贸易数据来自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月度国际贸易数据,就业数据则来自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季度就业与工资普查(QCEW)。

  2. 关税暴露度计算
    作者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将产品级别的关税数据聚合到县级层面。具体来说,首先将关税数据与2017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数据进行匹配,然后根据各县的就业结构,计算每个县在不同时间点的关税暴露度。这一方法确保了关税暴露度能够准确反映各县的产业结构和贸易依赖度。

  3. 消费增长的测量
    本研究以新汽车销售作为消费的代理变量。作者计算了各县汽车销售的12个月对数增长率,并通过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 approach)分析了高关税暴露县与低关税暴露县之间的消费增长差异。

  4. 回归分析
    作者使用回归模型来量化关税暴露度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模型的核心变量是关税暴露度的变化,控制变量包括就业增长和时间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报复性关税对消费增长的弹性约为-1,即关税暴露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消费增长下降1个百分点。

  5. 出口与就业的影响分析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关税如何通过影响出口和就业来影响消费。结果显示,高关税暴露县的出口显著下降,尤其是对中国的出口。同时,这些县的就业增长也受到负面影响,特别是与贸易相关的行业(如制造业)和零售业。

  6. 预趋势与公告效应分析
    为了验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作者还分析了贸易战宣布前后各县的消费和就业增长趋势。结果显示,在贸易战宣布之前,高关税暴露县与低关税暴露县的消费和就业增长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在贸易战宣布后,高关税暴露县的消费和就业增长显著下降,表明消费者和雇主对未来的贸易不确定性做出了反应。

主要结果
1. 消费增长的下降
研究发现,中国报复性关税对消费增长的弹性约为-1。这意味着,关税暴露度最高的县的消费增长下降了约3.8个百分点。这一结果在控制了就业增长和时间固定效应后依然显著。

  1. 出口与就业的下降
    高关税暴露县的出口显著下降,尤其是对中国的出口。同时,这些县的就业增长也受到负面影响,特别是与贸易相关的行业和零售业。零售就业的下降进一步表明,关税的影响不仅限于汽车销售,还可能波及到其他消费领域。

  2. 预趋势与公告效应
    在贸易战宣布之前,高关税暴露县与低关税暴露县的消费和就业增长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在贸易战宣布后,高关税暴露县的消费和就业增长显著下降,表明消费者和雇主对未来的贸易不确定性做出了反应。

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的结论是,中国报复性关税导致了美国县级消费的显著下降,并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高关税暴露县。这些县的出口和就业增长也受到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消费的下降。研究还发现,消费者和雇主对贸易战的宣布做出了反应,表明未来的贸易不确定性对经济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它首次系统地量化了中国报复性关税对美国消费的影响,并揭示了其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对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设计应对贸易冲击的政策时,需要考虑其对消费和就业的分布性影响。此外,研究还强调了贸易不确定性对经济行为的重要性,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亮点
1. 新颖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次将县级汽车销售数据与关税暴露度相结合,量化了贸易战对消费的影响。这种方法不仅提供了高频率的地理数据,还能够捕捉到贸易政策的快速变化。

  1. 分布性影响的揭示
    研究发现,中国报复性关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高关税暴露县,这些县的消费和就业增长显著下降。这一结果揭示了贸易战的分布性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2. 贸易不确定性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消费者和雇主对贸易战的宣布做出了反应,表明未来的贸易不确定性对经济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发现为理解贸易政策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本研究还提供了两个粗略的估算,分别基于汽车销售和零售就业的数据,估算了中国报复性关税对总消费的影响。估算结果显示,贸易战导致美国总消费下降了约200亿至540亿美元,且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高关税暴露县。这一结果为理解贸易战的宏观经济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