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语料库辅助立场研究(2004-2023)的系统文献综述

期刊:current psychologyDOI:10.1007/s12144-024-07130-x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b,是一篇系统性文献综述(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以下为针对该文献的学术报告:


作者及机构
本研究的通讯作者为Ya Sun(孙雅),合作者包括Kaiwen Yang(杨凯文)和Gong Chen(陈功),均来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论文于2024年12月16日在线发表于期刊 *Current Psychology*(2024年第43卷,页码37167–37182),标题为《The Research Trends of Corpus-Assisted Stance Research (2004–2023):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研究主题
本文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梳理了2004至2023年间453篇基于语料库的立场研究(Corpus-Assisted Stance Research, CASR)文献,旨在揭示该领域的演变趋势、研究方法及未来方向。研究聚焦三个核心问题:(1) CASR的研究现状;(2) 语料库语言学如何辅助立场分析;(3) CASR的新兴趋势及未来方向。


主要观点及论据

1. CASR的研究现状与增长趋势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作者发现过去20年CASR的年度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F=125.16, R²=0.874),表明立场研究逐渐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高频发表期刊包括 *Journal of Pragmatic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等,凸显其跨学科特性(如语用学、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核心学者包括Biber(提出立场作为评价性术语)、Hyland(学术话语中的立场与互动模型)和Martin(评价理论),分别代表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

支持证据
- 文献计量工具VOSviewer显示,CASR研究形成四大聚类,分别对应不同理论框架(如语用学、批评话语分析)。
- 高频术语分析表明,立场研究长期受话语分析(DA)和系统功能语言学(SFL)主导,但近年逐渐拓展至多模态和计算机介导的交流(CMC)领域。

2. 语料库语言学在立场分析中的技术应用

语料库方法通过量化与质性结合的策略分析立场表达。关键技术包括:
- 频率分析(frequency analysis):识别高频立场标记(如情态动词、副词);
- N元语法与搭配分析(n-grams/collocation):揭示典型立场短语组合(如“we should”在政治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功能);
- 自动标注工具(如CLAWS)用于词性标注,辅助态度系统识别。

典型案例
- Meng和Yu(2016)结合频率分析与搭配分析,发现政治辩论中“we”和“should”的共现模式隐含权力动态。
- Fuoli(2012)利用部分语音标注工具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评价性形容词,量化企业形象构建策略。

方法创新
- 混合效应模型(mixed-effects model)被用于处理纵向数据,但应用仍较少(Gries, 2015)。
- 编程工具(如R、Python)逐步替代传统统计软件(如SPSS),提升分析效率。

3. 立场类型与语类多样性

CASR研究的立场表达形式分为七类(见表1),包括词汇-语法标记(lexical-grammatical markers)、功能类别(functional categories)及非语言设备(如表情符号)。学术语类(academic genre)占比最高(41.5%),其次是媒体语类(19.43%)和口语语类(14.13%)。

关键发现
- 学术写作中,立场标记(如模糊语hedges)用于平衡作者权威性与读者互动(Hyland, 2005)。
- 社交媒体中,多模态立场(如GIF、表情符号)通过非语言资源传递情感立场(Tolins & Samermit, 2016)。

数据支持
- 编码分析显示,281篇文献聚焦词汇-语法标记,仅3篇研究声学-语音特征(acoustic-phonetic features),表明后者尚属新兴领域。
- 跨编码员信度检验(Cronbach’s α=0.883–0.938)验证了分类方案的可靠性。

4. 新兴趋势与未来方向

通过CiteSpace的时间线视图分析,作者提出CASR的四大转向:
1. 从单一语言形式到多模态立场:研究扩展至手势、表情符号等非语言资源(Andries et al., 2023)。
2. 从学术语类到多语类比较:政治、企业及社交媒体语类逐渐受到关注。
3. 从基于语料库到语料库驱动(corpus-driven):自下而上的分析策略增多,如通过频率列表识别未预设的立场表达。
4. 人工智能与语料库的融合:未来可结合大语言模型(LLM)生成语料、自动化标注及多模态分析。

理论意义
- 该趋势反映了立场研究从形式描述向功能解释的转变,强调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Ushchyna, 2020)。


文献价值与意义

  1. 学术价值

    • 首次系统整合了CASR的跨学科框架(如语用学、话语心理学),填补了术语和实证分析间的鸿沟(Li et al., 2020)。
    • 提出“LLM+语料库”模型,为数字时代的立场分析提供方法论创新。
  2. 应用价值

    • 指导学术写作教学,帮助学习者掌握不同语类中的立场策略。
    • 助力自然语言处理(NLP)开发更精准的立场识别算法。

亮点总结
- 方法学创新:结合文献计量(VOSviewer/CiteSpace)与内容分析(NVivo),实现宏观趋势与微观案例的联动。
- 跨学科整合:揭示了语言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交叉潜力,如认知动机对立场表达的深层影响。


结语
本文不仅梳理了CASR的二十年发展,更通过批判性分析指出未来研究需关注社会文化变量与多模态交互,尤其在数字化沟通语境下,立场研究的理论框架需进一步扩展。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