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企业风险管理:文献综述与未来研究议程

期刊:journal of risk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DOI:10.3390/jrfm13110281

类型b:

《Journal of Risk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文献综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ERM)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作者与发表信息
本文由罗马尼亚雅西大学(Alexandru Ioan Cuza University)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Sorin Gabriel Anton与Anca Elena Afloarei Nucu合作完成,发表于2020年11月的《Journal of Risk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研究主题
本文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对2008—2019年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01篇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实证研究进行分析,梳理了ERM研究的四大主题:ERM的采用、实施动因、实施效果及其他相关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主要观点与论据

1. ERM研究的四大主题分类
文献分析表明,ERM研究可归纳为以下方向:
- ERM采用:研究企业实施ERM的现状,尤其在中小企业(SMEs)中较为集中,而银行和保险业的研究相对不足。例如,Strelcova等(2018)发现斯洛伐克仅24%的中小企业实现了全层级风险管理。
- ERM实施动因:企业规模、财务杠杆、行业属性等是关键因素。大企业因资源丰富更易推行ERM(Gordon等,2009),而金融业因监管要求(如《巴塞尔协议》)实施率更高(Lechner & Gatzert, 2018)。
- ERM效果:多数研究表明ERM提升企业绩效与市场价值。例如,Hoyt和Liebenberg(2011)发现ERM使股东财富增加20%,但金融危机期间效果不显著(Baxter等,2013)。
- 其他议题:包括ERM成熟度模型(Zhao等,2013)、跨领域应用(如供应链风险,Wu & Olson, 2010a)及文化因素(Liu, 2019)。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作者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Tranfield等,2003),分四步:
1. 文献筛选:从521篇初始文献中剔除会议论文、书籍等,最终保留101篇高质量实证研究。
2. 引文分析:识别高影响力文献,如《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的Hoyt & Liebenberg(2011)被引191次。
3. 内容分析:按主题、国家、行业分类。美国研究占比最高,聚焦金融业(如保险业ERM评级分析)。
4. 未来议程:提出七大研究方向,如组织文化对ERM的影响(Chen等,2019)。

3. ERM的实证效果争议
尽管多数研究支持ERM的积极影响(如降低资本成本,Berry-Stolzle & Xu, 2018),但部分结论存在分歧:
- 行业差异:能源等高危行业ERM效果有限(Jonek-Kowalska, 2019)。
- 地域差异:新兴经济体研究较少,且多关注绩效(如马来西亚石油业,Annamalah等,2018),缺乏对个体或组织因素的探讨。

4. 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提出以下空白领域:
- 文化因素:需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ERM组件的有效性(如Liu, 2019的跨文化比较)。
- 制度压力:监管政策如何推动ERM(如Jabbour & Abdel-Kader, 2016的保险业研究)。
- COVID-19应对:疫情下ERM成熟度模型需更新以适应新型风险。


文献价值与意义
1. 学术价值:首次系统整合ERM实证证据,揭示研究缺口(如发展中经济体、非金融行业),为后续研究提供框架。
2. 实践意义:企业可参考ERM动因与效果数据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如金融业通过ERM降低系统性风险(Eckles等,2014)。
3. 方法论贡献:示范了引文分析与内容分析结合的综述方法,适用于跨学科领域研究。

亮点总结
- 全面性:覆盖10余年全球ERM研究,突出美国主导地位及新兴经济体的不足。
- 批判性:指出ERM效果的情境依赖性(如危机时期失效)。
- 前瞻性:提出疫情与数字化时代下的ERM新挑战,如整合可持续发展报告(Shad等,2019)。

(注:术语翻译示例: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首次出现时译为“企业风险管理(ERM)”,后文简称ERM;SMEs译为“中小企业”)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