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合作社参与和技术采纳对中国农民福利的联合影响分析

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DOI:10.1016/s2095-3119(20)63325-1

学术研究报告:农民合作社参与和技术采纳对中国农民经济福利的影响

一、研究作者与发表信息
本研究由Yang Dan(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Zhang Hui-wei(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Liu Zi-min(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Zeng Qiao(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合作完成,发表于2021年的*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第20卷第6期(1716–1726页)。

二、学术背景与研究目标
中国农村地区农民的经济福利提升(尤其是收入增长和贫困减少)是农业政策的核心议题。过去几十年,农民合作社(farmer cooperatives)和农业技术采纳(technology adoption)被认为是提高农民收入、降低贫困的两大关键途径。然而,现有研究多单独分析两者作用,缺乏统一的框架评估其联合效应,且未充分解决样本选择偏差(selection bias)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联合分析框架,量化农民参与合作社和采纳技术(以农业机械技术为代表)对农业收入的协同影响,并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改善。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Pigou, 1920)和Sen的能力福利理论(Sen, 1970),将经济福利操作化为农业收入,采用微观调查数据与计量经济学方法,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三、研究流程与方法
1. 数据收集与样本设计
- 数据来源:2013年对中国15个省份的396户农户和82家合作社的问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覆盖东、中、西部地区。
- 样本分组:根据农民是否参与合作社和是否采纳技术,将样本分为四组(表2):
- 参与合作社且采纳技术(93户)
- 仅参与合作社(171户)
- 仅采纳技术(16户)
- 均未参与(116户)

  1. 模型构建与分析方法

    • 双重选择性模型(Double Selectivity Model, DSM)
      • 第一阶段:使用双变量Probit模型(bivariate probit model)联合估计农民参与合作社和采纳技术的决策,计算逆米尔斯比率(inverse Mills ratio)以校正选择偏差。
      • 第二阶段:在收入方程中加入逆米尔斯比率,通过OLS回归分析两项决策对农业收入的影响。
    • 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
      • 采用最近邻匹配(NNM)、核匹配(KBM)和半径匹配(RM)三种方法,计算处理组(参与者/采纳者)与对照组(非参与者/非采纳者)的收入差异(ATT,平均处理效应)。
    • 稳健性检验:通过平衡性检验(balance test)和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可靠性。
  2. 变量定义

    • 核心变量:农业收入(对数形式)、合作社参与(二元变量)、技术采纳(二元变量)。
    • 社会资本变量
      • 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党员身份、农产品销售范围、农户合作程度。
      • 社会信任(social trust):政府支持力度、村庄平均教育水平、农业保险购买。
      • 社会参与(social participation):农业培训、农业技能、农业信息服务使用。
    • 控制变量:劳动力投入、耕地面积、物质投入、家庭特征(如户主性别、年龄)、区域特征(如市场距离、地形)。

四、主要研究结果
1. 合作社参与与技术采纳的联合效应
- DSM结果显示,参与合作社和采纳技术分别使农民农业收入显著增加0.386和1.081个单位(对数收入,表5)。
- PSM分析表明:
- 参与合作社平均提高收入2.77%(全样本),低收入群体提升更显著(5.45%)。
- 采纳技术平均提高收入2.35%(全样本),低收入群体提升4.51%(表6、表9)。

  1. 社会资本的关键作用

    • 社会信任(如村庄教育水平)和社会参与(如农业培训)显著促进合作社参与(表4)。
    • 社会网络(如销售范围)和社会信任(如政府支持)显著推动技术采纳,且对低收入群体影响更大(表7)。
  2. 异质性分析

    • 低收入农民从两项决策中获益更多,表明合作社和技术采纳具有减贫潜力。
    • 物质投入对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提升效应更强(表8),反映其资源约束下的边际收益更高。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 科学价值
- 首次构建统一框架分析合作社与技术采纳的协同效应,解决了样本选择偏差问题。
- 验证社会资本在农民决策中的调节作用,丰富了农业组织与技术扩散的理论研究。

  1. 应用价值
    • 政策层面:建议政府加强合作社规范化立法,扩大农业机械补贴,针对性培训低收入农户。
    • 实践层面:合作社应增强技术服务能力,降低农户技术采纳门槛。

六、研究亮点
1. 方法创新:结合DSM和PSM,有效校正双重选择偏差。
2. 聚焦低收入群体:揭示合作社和技术采纳的减贫机制。
3. 数据全面性:覆盖15省份的多层次农户数据,增强结论普适性。

七、其他价值
研究还发现,山地地形因交通成本高会显著降低农业收入(表5),提示基础设施投资对偏远地区的重要性。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