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技术采用对农民福祉的影响:系统文献综述和文献计量分析

期刊:heliyonDOI:10.1016/j.heliyon.2024.e24316

学术报告:技术采用对农民福祉影响的系统文献综述与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与机构
本综述由马来西亚Kebangsaan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Mariani Abdul-Majid(通讯作者)、Siti Aisyah Zahari,以及马来西亚雪兰莪伊斯兰大学管理与Muamalah学院的Norfaizah Othman、Suhaila Nadzri合作完成,发表于期刊*Heliyon*(2024年1月,卷10,文章编号e24316)。

研究背景与目标
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学与技术采纳,核心问题是技术采用如何影响农民福祉。随着全球人口增长(联合国预测2050年达97亿),粮食需求激增,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数字工具、转基因作物)被视为提升生产力和农民福利的关键。然而,现有研究对“福祉”的衡量多局限于经济指标(如收入、生产率),缺乏对幸福感、社会公平等维度的综合评估。此外,技术类型多样(如可持续农业实践、数字技术、普惠金融),其影响存在异质性,需系统梳理。本研究通过系统文献综述(SLR)文献计量分析,整合30篇文献,旨在:
1. 分类技术类型及其对福祉的影响机制;
2. 评估现有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测量方法;
3.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与流程
研究采用PRISMA模型(系统综述报告标准)和PICO框架(Population-Intervention-Context-Outcome),具体流程如下:

  1. 文献检索与筛选

    • 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和Scopus,检索关键词包括“技术*”“农民*”“经济福祉”等组合,初筛194篇文献。
    • 筛选标准:仅纳入英文期刊论文,排除重复、非实证研究及低质量文献(通过两位专家评估),最终保留30篇高质量论文。
  2. 文献分类与分析

    • 技术分类:将技术分为6类(表5):
      • 可持续农业实践(如免耕、转基因作物);
      • 数字农业与信息技术(如区块链、决策树);
      • 精准农业与资源管理(如灌溉技术、生物肥料);
      • 普惠金融与农业交易(如移动货币);
      • 遥感与卫星技术(如Landsat 8);
      • 农业计划(如西非农业生产力计划WAAPP)。
    • 福祉维度:划分为经济(生产率、收入)、社会(健康、教育)、环境(生态质量)和综合指标(表7)。
  3. 文献计量分析

    • 国家合作网络:使用R语言绘制合作图谱,显示跨国研究较少(仅13.9%),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中国)。
    • 期刊与机构:高产期刊为*Journal of Rural Studies*和*PLOS ONE*;贡献最大的机构包括马萨里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

主要研究结果
1. 技术对福祉的混合影响
- 积极影响:多数研究表明技术提升经济福祉。例如:
- 免耕技术提高小麦产量(Keil等,2019),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 移动货币使肯尼亚农民家庭收入增加35%(Kikulwe等);
- 数字农业(如区块链)优化供应链,增加就业(Elbasi等,2023)。
- 消极或中性影响:部分技术因兼容性问题或外部性效果有限。例如:
- 病虫害综合治理(IPM)减少农药使用但降低短期收入(Afrin等,2017);
- 页岩开发虽增加租金收入,但污染水源(Crowe,2021)。

  1. 理论框架差异

    • 经济理论:如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强调技术资源的价值捕获;
    • 农业模型:如SCUAF模型(土壤-作物-环境模拟)分析可持续实践;
    • 社会发展理论:如驯化理论(Domestication Theory)解释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Uwamariya等,2021)。
  2. 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 80%研究依赖经济指标(如生产率),仅少数纳入社会或环境维度(如健康成本、生态改善)。Mossie等(2021)指出,消费支出比收入更能反映真实福祉。

结论与价值
1. 学术贡献
- 首次系统整合多类技术对福祉的影响,揭示测量偏差(如忽视幸福感);
- 提出“技术-福祉”兼容性框架,强调技术类型与农民需求的匹配。
2. 政策意义
- 建议政策制定者优先推广普惠金融、数字技术等具有显著正外部性的技术;
- 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跨国合作研究(如非洲与亚洲比较)。
3. 未来方向
- 需混合方法(定量+定性)深化福祉的多维评估;
- 探索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模式(如丹麦的政府补贴创新)。

研究亮点
- 方法创新:结合SLR与文献计量,量化研究趋势与国家合作网络;
- 跨学科整合:融合经济学、农业科学与社会发展理论;
- 批判性发现:指出“技术乐观主义”的局限性,呼吁平衡经济与环境效益。

其他有价值内容
附录列出30篇综述论文的完整清单,为后续研究提供文献基础。数据可通过作者申请获取,符合开放科学原则。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