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a:学术研究报告
作者及机构
本研究由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的周蓉与李明贤合作完成,发表于《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第18卷第5期(页码618-626)。
学术背景
研究聚焦农民专业合作社(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转型背景下社员异质性(Membership Heterogeneity)的定量测定问题。随着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农户分化加剧,合作社社员在资源禀赋、利益诉求等方面呈现显著差异,传统同质性假设难以解释现实治理矛盾。既有研究多采用定性分析或仅将异质性作为背景变量,缺乏系统性量化方法。本研究旨在构建包含6类资源禀赋的复合指标体系,提出社员异质性的三维测定方法(平均水平、组合水平、综合水平),并以王家岭合作社为案例验证其适用性。
研究流程与方法
1.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
- 研究对象:选取湖南省沅陵县王家岭养鸡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因其社员构成差异大(126户中73户为贫困户)、发展阶段完整(成立至成熟期),且依托资金互助部实现产业联动,具有典型性。
- 样本量:通过入户访谈获取98份有效问卷(剔除重复收入样本),有效率77.8%。
指标体系构建
异质性三维测定方法
主要结果
1. 异质性分布特征
- 资本资源差异最显著:最大股东入股35万元,普通社员多以土地折股。
- 社会资本分层明显:核心社员(如理事长)拥有政府关系与信用评级优势。
结论与价值
1. 理论贡献
- 提出首个社员异质性的定量测定框架,弥补定性研究空白。
- 验证资源禀赋异质性是入社动机、利益诉求差异的根源,为合作社治理研究提供新视角。
研究亮点
1. 方法创新:首次将几何平均数与离散度结合,量化异质性的多层次特征。
2. 案例典型性:国家级贫困县的合作社样本,为乡村振兴中异质性治理提供实证依据。
3. 政策启示:提出“激励相容”机制,平衡效率与公平,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修订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发现
- 社员收入虽未纳入指标,但实证显示其与人力资源、社会资本高度相关(如高学历社员收入更高),建议后续研究补充收入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