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单篇原创研究论文报告),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作者及机构
本研究由Soon Siang Chng、Minmin Zhu(通讯作者)、Jing Wu、Xizu Wang、Zhi Kai Ng、Keke Zhang、Chongyang Liu、Maziar Shakerzadeh、Siuhon Tsang和Edwin Hang Tong Teo(通讯作者)合作完成。研究团队来自以下机构: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 新加坡淡马锡实验室(Temasek Laboratories)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A*STAR)
论文发表于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旗下的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2019年卷)。
学术背景
本研究属于二维材料与半导体器件领域,聚焦于六方氮化硼(hexagonal boron nitride, h-BN)的取向控制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h-BN是一种宽带隙(~6 eV)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绝缘性能,但晶圆级垂直取向h-BN薄膜的合成仍是重大挑战。传统方法(如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存在沉积速率低、薄膜质量差等问题。
研究团队提出利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gh Power Impulse Magnetron Sputtering, HiPIMS)技术,通过调控氮气流量比,实现h-BN薄膜的垂直取向生长,并探索其热导率提升机制。此外,研究还验证了h-BN封装对硒化铟(InSe)晶体管性能的保护作用,旨在解决InSe在环境中易降解的问题。
研究流程与实验方法
1. h-BN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HiPIMS沉积系统:使用纯硼靶(99.99%),在硅衬底上沉积h-BN薄膜。反应气体为氮气(N₂)和氩气(Ar),通过调节氮气流量比(5%~85%)控制薄膜取向。
- 关键参数:衬底温度800°C,脉冲功率峰值达500 W,脉冲时间30 µs,沉积时长180分钟。
- 表征技术:
- 显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薄膜域尺寸随氮气比例增加而减小;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证实垂直取向h-BN的存在,界面处存在14 nm非晶氮化硼(a-BN)过渡层。
- 成分分析: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验证sp²杂化的B-N键,峰位差恒定~207 eV。
- 热导率测量:采用纳米热反射法(NanoTR),测得最高热导率为1.5 W·m⁻¹·K⁻¹(氮气流量比20%~40%区间)。
2. InSe晶体管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InSe合成:微波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MACVD)制备高质量β-InSe晶体,通过光刻和电子束沉积工艺制作晶体管。
- h-BN封装:将h-BN薄膜作为保护层覆盖InSe晶体管,测试其电学性能。
- 性能表征:
- 稳定性测试:未封装的InSe晶体管在空气中迅速失效,而h-BN封装器件在2个月后仍保持半导体特性。
- 高温性能:在200°C下,器件电子迁移率达71.0 cm²·V⁻¹·s⁻¹,优于MoTe₂(0.2~2 cm²·V⁻¹·s⁻¹)和PtSe₂(7 cm²·V⁻¹·s⁻¹)。
主要结果
氮气流量比对h-BN取向的影响:
- 氮气流量比20%~40%时,薄膜取向度(通过FTIR计算的R值)和热导率均达到峰值。HRTEM显示该区间内h-BN晶格(002)面垂直衬底排列。
- 理论模型表明,高离子轰击产生的压应力(公式2)是取向生长的关键驱动力。
热导率与取向的关联:
- 垂直取向h-BN的热导率(1.5 W·m⁻¹·K⁻¹)比非晶薄膜(0.5 W·m⁻¹·K⁻¹)高300%,因声子散射减少。
InSe器件的环境稳定性:
- h-BN封装有效隔绝水分和氧气,使InSe晶体管在高温和长期暴露下保持性能,迁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100°C时为11.3 cm²·V⁻¹·s⁻¹,200°C时达71.0 cm²·V⁻¹·s⁻¹)。
结论与价值
本研究通过HiPIMS技术实现了晶圆级垂直取向h-BN薄膜的可控制备,揭示了氮气流量比—压应力—热导率的调控机制,为二维材料的热管理应用提供了新思路。h-BN封装的InSe晶体管展现出高温稳定性和高迁移率,解决了敏感半导体材料的环境降解问题,在柔性电子、光电器件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研究亮点
- 方法创新:首次将HiPIMS技术用于h-BN的取向控制,结合脉冲高功率(500 W)和氮气比例调控,突破传统沉积技术的局限。
- 跨学科价值:将材料生长(h-BN)与器件工程(InSe晶体管)结合,验证了二维材料封装的实际效能。
- 工业兼容性:HiPIMS工艺可直接集成于半导体生产线,推动h-BN在热界面材料、功率器件中的规模化应用。
其他价值
- 研究提出的压应力模型(公式2)为其他层状材料的取向工程提供了理论参考。
- 补充数据(ESI)包含详细的沉积参数、XPS峰位差表和EDS谱图,增强了结果的可重复性。
(全文约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