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从乳酸-乳酸化角度探讨运动对代谢疾病的调控机制

期刊:Int. J. Mol. Sci.DOI:10.3390/ijms26083469

运动通过乳酸-乳酸化视角调控代谢疾病的机制:学术报告

本文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Guannan Chen、Jinchao Liu、Yilan Guo及Peng Sun(通讯作者)团队撰写的综述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nt. J. Mol. Sci.*)2025年4月刊。论文聚焦乳酸(lactate)及其衍生的乳酸化修饰(lactylation)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并探讨运动如何通过调控乳酸代谢改善代谢紊乱。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乳酸的双重角色:从代谢废物到信号分子

传统观点认为乳酸是糖酵解的终产物,但近年研究发现其作为信号分子通过以下机制参与代谢调控:
- 受体介导途径:乳酸通过GPR81/GPR4受体抑制脂肪分解(lipolysis),降低游离脂肪酸释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实验显示,GPR81激动剂可降低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参考文献8, 36)。
- 乳酸化修饰:乳酸通过共价修饰组蛋白(如H3K18la)和非组蛋白(如PKM2、HIF-1α),调控基因表达。例如,H3K18la激活促炎基因,而PKM2乳酸化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缓解炎症(参考文献3, 4)。

支持证据
- 高乳酸血症(>5 mM)通过抑制线粒体生物合成(mitochondrial biogenesis)加重胰岛素抵抗,而运动诱导的短暂乳酸升高(8–12 mM)通过AMPK/PGC-1α/GLUT4通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参考文献10, 12)。


2. 乳酸化修饰的动态平衡与代谢疾病

乳酸化修饰的时空动态性决定其生理或病理效应:
- 急性效应:运动后乳酸短暂升高通过组蛋白乳酸化激活代谢适应基因(如VEGFA),促进血管新生和组织修复(参考文献23, 89)。
- 慢性病理:长期高乳酸导致H3K18la沉默氧化代谢基因,驱动代谢性心肌病(参考文献83)。

组织特异性案例
- 肝脏:HK2(hexokinase-2)诱导的H3K18la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加速肝纤维化;敲除HK2可逆转此过程(参考文献69, 70)。
- 脂肪组织:乳酸通过GPR81抑制脂肪分解,但超过4.5 mM时诱发脂肪细胞凋亡和炎症(参考文献12, 62)。


3. 运动作为代谢疾病的干预手段

运动通过调节乳酸代谢和乳酸化修饰改善代谢紊乱:
- 高强度运动:瞬时乳酸升高(5–10 mM)激活GPR81,促进脂肪组织棕色化(browning)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参考文献100, 101)。
- 中等强度运动:增强线粒体氧化能力,降低基础乳酸水平,提高T2DM患者的乳酸阈值(参考文献102)。

临床证据
- 运动干预降低HbA1c、改善脂质谱,其效果与乳酸化修饰的动态调控相关(参考文献112)。


4. 乳酸化修饰的治疗潜力

靶向乳酸化修饰的策略包括:
- 代谢调节剂:如二氯乙酸(DCA)通过抑制PDK2激活PDH,减少乳酸积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参考文献116)。
- 特异性抑制剂:天然化合物芦荟大黄素(aloin)抑制P4HB乳酸化,减轻辐射性心脏损伤(参考文献118)。

挑战:需解决组织特异性阈值(如心脏与肝脏差异)和动态调控的精准性(参考文献114)。


论文的价值与意义

  1. 理论创新:提出乳酸化修饰作为代谢与表观遗传的桥梁,解释了运动改善代谢疾病的分子机制。
  2. 临床转化:为代谢综合征的精准治疗提供新靶点(如GPR81激动剂、乳酸化酶抑制剂)。
  3. 跨学科整合:结合运动生理学、免疫代谢和表观遗传学,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

亮点
- 首次系统阐述乳酸化修饰在代谢疾病中的时空特异性效应。
- 提出“乳酸阈值”概念,区分生理与病理乳酸化修饰的浓度边界(参考文献8, 62)。


未来方向

作者建议通过多组学技术(如乳酸化组学)解析乳酸化的动态网络,并开发组织特异性调控策略(参考文献75, 114)。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