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基于Transformer增强的时空神经网络在降水预报后处理中的应用

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DOI:10.1016/j.jhydrol.2024.130720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主要作者与机构

该研究由Mingheng Jiang、Bin Weng、Jiazhen Chen、Tianqiang Huang、Feng Ye和Lijun You共同完成。研究团队主要来自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福建省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院、福建省公共服务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以及福建省强天气重点实验室。该研究于2024年1月24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Hydrology》期刊上,文章编号为130720。

学术背景

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气象学与深度学习技术的交叉应用,特别是降水预测的后处理(post-processing)方法。降水预测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降水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预测难度较大。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WP)模型存在系统性误差,因此需要通过后处理技术减少偏差,提高预测的可靠性。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降水后处理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功,但针对中短期(72小时以上)降水预测的后处理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的后处理模型,以提升中短期降水预测的准确性。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模型设计与开发
    研究提出了一种名为TransLSTMUnet的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卷积神经网络(CNN)、Transformer和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LSTM)的优势。首先,模型使用卷积操作提取局部气象特征;其次,通过Transformer架构增强这些特征的全局空间信息;最后,利用ConvLSTM进一步提取时间信息。此外,针对降水强度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损失函数——分位数加权均方误差(Quantile Weighted Mean Squared Error, QWMSE),该函数在模型训练阶段同时考虑正常降水和强降水。

  2. 数据集与预处理
    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TIGGE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0.5°×0.5°,时间间隔为6小时。研究区域为中国东南部,该区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较高。研究还对观测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包括空间对齐、插值以及异常值处理。

  3. 模型训练与评估
    研究将2007年至2021年汛期(4月至10月)的数据分为训练集(2007-2018年)、验证集(2017-2018年)和测试集(2019-2021年)。模型训练采用Adam优化器,初始学习率为0.0001,并在第10和第30个epoch时降低学习率。训练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参数选择机制,以防止过拟合。最终,研究通过均方根误差(RMSE)、准确率(ACC)和威胁评分(TS)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TransLSTMUnet在所有后处理基线模型中表现最优,显著提升了TIGGE预测的性能。具体来说,TransLSTMUnet将ACC指标提高了12.14%,并将24小时累积降水的TS评分分别提高了8.30%(0.1 mm)、9.77%(10.0 mm)、31.60%(25.0 mm)和51.25%(50.0 mm)。此外,研究还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TransLSTMUnet在强降水事件预测中的优越性。

主要结果

  1. 模型性能提升
    TransLSTMUnet在所有评估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模型。特别是在强降水预测方面,TransLSTMUnet的表现尤为突出。

  2. 损失函数优化
    提出的QWMSE损失函数有效缓解了降水分布不均衡对模型训练的影响,在正常降水和强降水预测中均表现出色。

  3. 气象因子的重要性分析
    研究发现,总降水量(TP)是预测强降水最重要的因子,而低气压层(850 hPa)的气象因子对模型性能的提升贡献最大。此外,增加更多的气象因子并不一定能提高模型性能,这可能是因为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

结论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增强的时空神经网络模型TransLSTMUnet,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损失函数QWMSE,用于中短期降水预测的后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强气象因子的时空表示能力,可以显著提高降水预测的准确性。此外,研究还强调了在模型构建中合理选择输入因子的重要性。

研究亮点

  1. 创新模型设计
    TransLSTMUnet首次将CNN、Transformer和ConvLSTM结合,用于降水预测的后处理,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时空特征提取能力。

  2. 新型损失函数
    QWMSE损失函数首次同时考虑正常降水和强降水,有效解决了降水分布不均衡对模型训练的影响。

  3. 广泛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不仅为降水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还为其他水文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展示了深度学习技术在水文应用中的潜力。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研究还分析了不同气象因子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模型构建中合理选择输入因子的建议。此外,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这篇研究为降水预测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