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青少年和年轻成人12种主要骨折亚型的分析:基于GBD 2021的全球趋势与人口预测

期刊:BoneDOI:10.1016/j.bone.2025.117551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是一篇关于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AYAs)骨折负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全球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骨折负担研究:基于GBD 2021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作者与机构
本研究由Haofeng Liang(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Yunliang Zhu(扬州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高邮市人民医院骨科)、Baoliang Lu(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等共同完成,通讯作者为Jianye Tan(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和Sikuan Zheng。论文发表于期刊*Bone*,2025年5月30日在线发布,DOI: 10.1016/j.bone.2025.117551。

学术背景
骨折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尤其对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YAs,10-24岁人群)的骨骼发育和长期健康影响显著。然而,针对AYAs群体的骨折流行病学综合分析长期缺失。本研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 2021)数据,首次系统评估了全球范围内AYAs的12种主要骨折亚型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社会经济不平等性,并预测未来趋势。研究背景包括:
1. 临床需求:AYAs骨骼未完全成熟,骨折可能影响生长板,导致慢性疼痛、活动受限及未来骨折风险增加。
2. 数据缺口:既往GBD研究多聚焦全年龄段,缺乏AYAs特异性分析。
3. 方法学创新:采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Bayesian Age-Period-Cohort, BAPC)进行趋势预测,结合集中曲线(concentration curves)评估社会经济差异。

研究流程与方法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数据来自GBD 2021数据库,覆盖204个国家和地区,按21个GBD区域分层。
- 研究对象:AYAs(10-24岁)的12种骨折亚型,包括手/腕骨折(hand/wrist fx)、髋部骨折(hip fx)、下肢骨折(lower leg fx)等。
- 关键指标:发病率(incidence)、患病率(prevalence)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均计算年龄标准化率(Age-Standardized Rates, ASR)。

  1. 统计分析方法

    • 趋势分析:使用估计年度百分比变化(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EAPC)量化1990-2021年的ASR变化趋势。
    • 不平等评估:通过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和斜率指数(Slope Index of Inequality, SII)分析骨折负担与社会经济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 SDI)的关联。
    • 预测模型:采用BAPC模型预测2022-2045年的骨折负担,按性别和年龄分层。
  2. 技术细节

    • 使用R软件(v4.3.1)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线性回归(计算EAPC)和“epitools”包计算ASR的95%置信区间。
    • 数据可视化通过ggplot2和Adobe Illustrator完成。

主要结果
1. 全球负担现状(2021年)
- AYAs骨折年发病量达4077万例(ASR: 2156/10万),YLDs为172.8万(ASR: 91.14/10万)。
- 区域差异:阿富汗发病率最高(ASR: 7731/10万),东非撒哈拉地区最低(ASR: 995/10万)。
- 亚型分布:下肢骨折(lower leg fx)负担最重,占全球YLDs的70%以上;手/腕骨折(hand/wrist fx)和骨盆骨折(pelvic fx)分别在高SDI和冲突地区表现突出。

  1. 时间趋势(1990-2021)

    • 全球ASR总体下降(EAPC: -1.04),但加勒比地区(EAPC: +0.20)和叙利亚(EAPC: +5.06)显著上升。
    • 冲突影响:叙利亚、阿富汗等国的骨折负担增长与战争导致的创伤和医疗系统崩溃相关。
  2. 社会经济关联

    • 骨折负担与SDI呈“S型”关系:高SDI地区(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因运动文化和高风险活动导致手/腕骨折高发(ρ=0.68, p<0.001);低SDI地区髋部骨折(hip fx)负担加重,与营养不良和医疗资源不足相关。
  3. 未来预测(2022-2045)

    • 全球骨折负担将持续下降,但10-14岁女性前臂骨折(forearm fx)发病率预计上升(ASR从456.07增至463.57/10万),可能与青春期骨密度不足相关。

结论与价值
1. 科学意义:首次全面量化AYAs骨折的全球负担,揭示年龄特异性模式(如远端肢体骨折主导)和区域异质性(高SDI vs. 冲突地区)。
2. 应用价值:为针对性预防策略提供依据,例如:
- 高SDI地区需加强运动损伤防护;
- 冲突地区亟需创伤救治和营养干预;
- 针对10-14岁女性的骨骼健康计划。

研究亮点
1. 方法创新:整合GBD多维度数据与BAPC预测模型,实现高分辨率时空分析。
2. 临床启示:骨盆骨折(pelvic fx)虽罕见但致残率高(YLDs占比6-9%),需优先优化治疗方案。
3. 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支持WHO“青少年健康战略”,强调骨折预防需结合社会经济因素。

其他价值
- 研究提及COVID-19疫情期间骨折率短期下降(2019-2021),为公共卫生事件对创伤模式的影响提供新证据。
- 补充材料(Supplementary Methods S1)详细公开了数据校验和统计代码,增强可重复性。


此报告系统梳理了研究的核心内容,突出其方法学严谨性和公共卫生意义,可供流行病学、骨科和公共卫生领域研究者参考。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