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液压四足机器人HYQ2Max和HYQ2Centaur的设计概述

期刊:the fourteenth scandinav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power

本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的学术论文。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详细学术报告:


液压四足机器人HyQ2Max与HyQ2Centaur的设计概述

1. 作者与发表信息

本研究由意大利技术研究院(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 IIT)高级机器人部门的Claudio Semini、Jake Goldsmith、Bilal Ur Rehman等团队完成,发表于2015年5月20-22日在芬兰坦佩雷举办的“第十四届斯堪的纳维亚国际流体动力会议”(The Fourteenth Scandinav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Power)。论文标题为《Design Overview of the Hydraulic Quadruped Robots HyQ2Max and HyQ2Centaur》。

2. 学术背景

研究领域:本研究属于机器人学中的腿式机器人(legged robots)领域,聚焦于液压驱动(hydraulic actuation)与动态运动控制。
研究动机:尽管腿式机器人理论上能在复杂地形中超越轮式或履带式车辆,但其实际应用仍面临动态平衡、抗跌落能力、自主翻身(self-righting)等挑战。研究团队旨在通过改进液压四足机器人HyQ的设计,提升其鲁棒性和功能性,并为实际应用(如救援、核设施维护)提供解决方案。
研究目标
- 开发新一代液压四足机器人HyQ2Max,优化关节运动范围、扭矩输出和抗冲击性;
- 设计轻量化液压机械臂,将其与HyQ2Max结合,构建半人马形态机器人HyQ2Centaur,实现移动与操纵功能的融合。

3. 研究流程与方法

3.1 HyQ2Max的设计改进
- 结构优化:采用航空级铝合金(7000系列)框架和玻璃纤维/凯夫拉尔复合材料外壳,保护传感器、阀门等关键部件。腿部设计为双层壳体结构,增强抗冲击性。
- 关节性能提升
- 髋关节(HAA)、髋屈伸关节(HFE)和膝关节(KFE)的运动范围分别扩展至80°、270°和160°,显著增大足端工作空间(见图3对比)。
- 通过双叶片旋转执行器(HAA)、单叶片执行器(HFE)和四连杆机构(KFE)实现高扭矩输出(HFE和KFE峰值扭矩分别达245Nm和250Nm)。
- 自主翻身能力验证
- 通过刚体动力学模拟器SL验证翻身动作序列(图4)。仿真结果显示,所有关节角度和扭矩均在预设限值内(图5),证明机器人可通过腿部伸展将重心移至支撑多边形外完成翻身。

3.2 HyQ2Centaur的集成设计
- 液压机械臂开发
- 设计6自由度(DOF)轻量化机械臂(单臂重13kg),采用液压缸与旋转叶片执行器组合(表2)。
- 关键创新:高分辨率绝对编码器(19bit)、应变片扭矩传感器、分布式电子控制系统,通过EtherCAT总线与机器人通信。
- 系统集成
- 机械臂通过模块化接口快速安装至HyQ2Max躯干,液压回路采用快速接头,电气接口整合为单根EtherCAT线缆(图8)。
- 动态稳定性分析:通过全身动力学模型优化关节力矩分配,以应对机械臂附加重量(26kg)对运动稳定性的影响。

3.3 液压系统设计
- 采用外置液压动力单元,通过柔性软管供压。关键组件包括蓄能器(缓冲压力波动)、安全泄压阀和紧急切断阀(图10)。

4. 主要研究结果

  • HyQ2Max性能提升
    • 关节工作空间扩大使步长增加(提升奔跑速度)、支持复杂地形攀爬(如阶梯)和自主翻身。
    • 仿真数据证实翻身动作的可行性(图5),关节扭矩曲线符合四连杆机构的非线性输出特性。
  • HyQ2Centaur功能扩展
    • 机械臂扭矩控制精度达±1Nm,末端执行力4kN(20MPa压力下),可完成阀门操作、危险物品抓取等任务(图9)。
    • 首次实现全液压驱动的半人马机器人设计,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5. 研究结论与价值

科学价值
- 提出了液压驱动腿式机器人的鲁棒性设计范式,包括抗冲击结构、大范围关节运动规划和动态控制策略。
- 验证了液压机械臂在移动平台上的轻量化与高精度控制可行性。
应用价值
- HyQ2Max适用于核设施退役、森林作业等恶劣环境;HyQ2Centaur可扩展至救援、工业维护等需操纵能力的场景。

6. 研究亮点

  • 创新设计
    • HyQ2Max的关节机构(如四连杆KFE)和HyQ2Centaur的模块化机械臂均为自主开发。
    • 首次公开全液压半人马机器人的完整设计方案。
  • 方法论贡献
    • 结合刚体动力学仿真(SL)与机器人代码生成器(RobCoGen),高效验证复杂动作序列。

7. 其他有价值内容

  • 讨论了液压系统的能效挑战(如伺服阀泄漏),提出数字液压(digital hydraulics)和可变压力系统作为未来改进方向。
  • 团队开源了HyQ的运动技能视频(参考文献[9]),为后续研究提供基准数据。

以上报告基于论文原文内容,未添加主观评价,所有术语与数据均与原文保持一致。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