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者及研究机构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Ron Sender、Yarden Weiss、Yoav Navon、Idan Milo、Nofar Azulay、Leeat Keren、Shai Fuchs、Danny Ben-Zvi、Elad Noor 和 Ron Milo。研究主要由以色列的以下机构合作完成: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植物与环境科学系、分子遗传学系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系;Sheba Medical Center的儿科内分泌和糖尿病科;以及The Hebrew University-Hadassah Medical School的发育生物学与癌症研究部门。该研究于2023年10月23日发表于《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文章标题为“The total mass,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immune cells in the human body”。
研究背景
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细胞网络,在维护健康和疾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于由哪些细胞组成和这些细胞在身体中的分布尚未全面量化。本研究旨在对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类型进行全范围的数量估计,厘清这些细胞的分布及其总质量。本研究的背景源于以下挑战:
1. 免疫细胞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由于免疫细胞种类繁多、组织复杂,全面描述其分布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2. 研究数据不统一:以往针对此领域的定量研究常局限于特定组织或细胞类型,且研究方法不统一,造成结果的可比性较低。此外,较多研究基于啮齿类动物模型,局限了其适用性。
3. 免疫功能关系的理论需求:了解免疫细胞数量及其分布对建立更好的数学模型、理解免疫功能及疾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标是通过广泛的文献调查与多方法整合,定量分析人体内免疫系统细胞的总数、质量及分布,为免疫功能和健康阐明更全面的基线。
研究流程与方法
本研究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本研究假定的“参考人”为一位健康的20-30岁男性,体重73千克,高度176厘米,进一步扩展至10岁儿童参考体重为32千克和60千克女性的数据基准。使用的组织质量以及参考器官分布基于ICRP 2002报告。
研究采用三种主要方法对免疫细胞进行数量和质量研究,每种方法互为验证和补充: - 文献调查与组织学估算:通过检索Google Scholar与PubMed获取免疫细胞在人体各组织中的密度数据,特别参考使用组织切片的流式细胞分析和体视镜显微镜观察结果。对于体积密度的转换,通过对应不同组织的比重(如肌肉1.03g/ml,脂肪0.91g/ml)进行计算。 - 多重成像(Multiplexed Imaging):通过分析高分辨率电子成像,如MIBI-TOF技术,研究脾脏、淋巴结和其他次级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密度,并生成平均值作为互相比对的基准。 - 基于DNA甲基化的解卷积分析:以Loyfer等人开发的甲基化数据为基础,结合著名CpG位点标识了解组织样本中免疫细胞的比例分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法的整合:研究重点组合来自文献与多重成像的免疫细胞密度,通过对数空间的方差倒数加权法提高置信度,将甲基化解卷积作为额外验证。
用于细胞质量的计算基于已有文献中对免疫细胞体积的广泛记录,其中包括人类和动物模型得出的平均细胞直径,并假定细胞为球形;由体积乘以单位密度(1.07g/ml)近似。以此建立各类免疫细胞质量的中值和不确定性分布,特别针对跨组织分布的巨噬细胞规模进行多数据源整合。
重要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
结论与研究价值
研究亮点与创新
1. 全面性:整合多种研究方法(文献汇总、成像、甲基化解卷积),覆盖广泛器官和免疫细胞类型。
2. 创新性:多方法联合推导和对不确定性准确量化的计算,为研究提供高度可信的数据支持。
3. 数据意义:首次确定人体免疫细胞质量和总量的全局视角,填补了人类组织系统性分析的空白。
进一步的讨论
该研究还为一些特定问题提供了解决方向。例如,肥胖导致巨噬细胞数量增长,老年人淋巴细胞减少等,是值得进一步分析的动态变化。此外,这些结果目前主要以参考男性模型为基准,尚需对性别和年龄差异展开更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