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生成式AI写作中的语言与权力问题

期刊: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 critiqueDOI:10.1108/etpc-08-2023-0092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b,是一篇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在写作教育中作为“工具”隐喻的学术论文。以下是针对该文档的学术报告:


作者与机构
本文由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的Lucinda McKnight与澳大利亚Silkwood学校的Cara Shipp合作完成,发表于《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 Critique》2024年第23卷第1期。Lucinda McKnight是一位前英语教师,现从事数字写作教育研究;Cara Shipp作为Wiradjuri/Welsh原住民代表,为研究提供了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视角。

研究主题
论文标题《“just a tool”? troubling language and power in generative AI writing》直指核心问题:将生成式AI(如ChatGPT)简单定义为“写作工具”是否掩盖了其背后的权力关系、殖民历史及社会不公?研究通过交叉性女性主义(intersectional feminist)和原住民知识体系,批判性分析“工具”这一隐喻的潜在危害。


主要观点与论据

1. “工具”隐喻的殖民主义根源
- 核心论点:将AI视为“工具”延续了“殖民者工具思维”(coloniser tool-thinking),即认为工具是中性、可控且服务于人类主导的叙事。这种思维忽视工具背后的物质性(如资源开采、劳动力剥削)和文化暴力。
- 支持论据
- 词典定义(如Collins, 2023)将“工具”描述为“手持的简单器械”,隐含人类中心主义。历史案例显示,殖民者通过工具(如斧头、地图)实施土地掠夺,而原住民的工具(如盾牌、回旋镖)被贬低为“缺乏技术性”(引用Algar, 1988)。
- 电影《防兔篱笆》(Rabbit-Proof Fence)中,殖民官员用钢笔签署文件剥夺原住民儿童抚养权,揭示了书写工具如何成为殖民权力的延伸。

2. 生成式AI的物质性与剥削链
- 核心论点:AI的“工具性”掩盖了其全球供应链中的环境破坏与劳动力剥削。
- 支持论据
- 训练大型语言模型(LLMs)依赖化石燃料驱动的数据中心,并产生巨额碳排放(Stokel-Walker, 2023)。
- 数据标注工作(如肯尼亚的内容审核员)承受心理创伤,时薪不足2美元(Rowe, 2023),形成“数字零工经济”(Crawford, 2021)。

3. 种族与性别化的技术权力
- 核心论点:AI产业由白人男性主导,其算法编码中沿用“master/slave”等术语,强化系统性歧视。
- 支持论据
- 技术行业种族与性别同质化现象显著(Bender et al., 2021),导致AI输出复制社会偏见(如拒绝用原住民语言生成文本)。
- Audre Lorde(1984)的论断“主人的工具无法拆解主人的房子”被援引,指出用AI追求社会正义的悖论。

4. 原住民对象哲学对“工具”的重构
- 核心论点:原住民将文化物品(如盾牌)视为“祖先”或“家庭成员”,挑战西方工具观的二元对立。
- 支持论据
- 昆士兰美术馆“I, Object”展览(2019)展示原住民艺术如何将物质对象与土地、灵性联结,批判殖民者对物品的去语境化收集。
- 原住民写作实践(如“Sovereign Stories”项目)强调叙事主权,而AI可能重新剥夺这一权利。

5. 教育中的批判性实践建议
- 核心论点:英语教师需引导学生解构AI的“工具”神话,设计课程揭露其政治生态。
- 支持论据
- 调查显示86/220名澳大利亚教师已尝试将生成式AI纳入教学,但多数未讨论其伦理问题。
- 建议活动包括:绘制AI供应链图谱、模拟数据标注劳工处境、分析AI输出的文化偏见。


研究价值与意义
1. 理论贡献:提出“殖民者工具思维”概念,融合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与原住民认识论,为技术批判提供新框架。
2. 教育实践:呼吁课程改革,将数字写作教学与气候正义、反殖民教育结合。
3. 社会影响:揭示AI普及中的“数字鸿沟”——硬件缺失(如偏远地区学生无电脑)与知识特权(需理解法律条款才能安全使用ChatGPT)。

亮点
- 跨文化合作:白人研究者与原住民顾问的对话模式,避免学术殖民主义。
- 方法论创新:结合话语分析(如隐喻解构)与物质性研究(如供应链追踪)。
- 紧迫性:回应2023年美国编剧罢工等现实争议,将AI讨论从“效率”转向“正义”。


此论文不仅是对生成式AI的批判,更是一次对技术教育中隐形权力结构的彻底清算,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交叉性分析范本。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