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阿尔茨海默病中大脑层次结构功能障碍的多中心研究:基于结构-功能耦合的分析

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DOI:10.1002/alz.14123

这项研究由来自中国多所顶尖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团队合作完成,主要作者包括Yibao Sun(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中心)、Pan Wang(天津环湖医院神经内科)、Kun Zhao(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等15位研究者。该成果于2024年6月13日发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DOI: 10.1002/alz.14123),题为《Structure–function coupling reveals the bra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dys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multicenter study》。

学术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衰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大脑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的异常机制尚不明确。既往研究表明,大脑功能受结构网络的约束,而层级结构是信息整合的基础组织形式。然而,传统线性统计方法难以全面刻画结构与功能的复杂耦合关系。为此,研究团队引入结构解耦指数(Structural Decoupling Index, SDI)——一种结合图信号处理(graph signal processing)与网络科学(network science)的创新指标,旨在量化大脑区域结构与功能活动的依赖程度,从而揭示AD患者层级结构的异常模式。

研究流程与方法

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研究纳入来自7个中心的793名受试者(284名AD患者、254名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255名正常对照[NC]),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数据。
- 功能数据处理:使用Brainnetome fMRI Toolkit进行切片时间校正、头动校正、标准化(MNI空间),并回归噪声信号,最终基于Brainnetome图谱(246个脑区)提取区域平均时间序列。
- 结构数据处理:通过DiffusionKit Toolkit计算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及纤维数量(fiber number, FN),构建结构连接矩阵。

2. SDI计算与验证

  • 核心算法:基于Preti & Van de Ville提出的方法,对个体结构连接矩阵进行拉普拉斯特征分解,获得谐波分量(harmonic components)。通过理想滤波器将功能信号分解为低频(结构耦合部分)和高频(结构解耦部分),最终计算SDI作为两者能量比的平方根(公式3)。
  • 多中心验证:采用Mega-analysis框架整合7个中心数据,通过Liptak-Stouffer Z-score转换合并p值,Bonferroni校正多重比较(p < 0.05/246)。

3. 基因表达与临床关联分析

  • 基因富集:基于Allen人脑图谱的基因表达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SDI差异与基因表达的空间关联,使用Metascape平台进行通路富集。
  • 机器学习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留一站点交叉验证)评估SDI对AD的诊断效能,并预测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

主要结果

  1. SDI空间分布异常

    • AD患者在颞上沟后部、岛叶、楔前叶、海马等区域SDI显著升高(功能与结构解耦增强),而额叶(如额中回、额下回)SDI降低(耦合减弱)。
    • MCI患者仅在丘脑表现出SDI升高(图2b-d)。
  2. 临床相关性

    • 额叶SDI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5, p<0.001),而颞叶、海马等区域SDI与认知评分负相关(图2e-f)。
  3. 基因机制

    • PLS1成分(解释20%基因表达变异)与SDI差异显著相关(r=0.37, p=3.6e-8),富集分析显示异常SDI与能量代谢(GO:0006091)、线粒体组织(GO:0007005)等通路密切相关(图3d)。
  4. 诊断效能

    • FA-SDI分类AD与NC的AUC达0.864(准确率77%),个体风险评分与MMSE显著负相关(r=-0.35, p=1.9e-17)(图4a-b)。

结论与价值

本研究首次通过多中心大数据揭示了AD患者大脑层级结构的特异性解耦模式,提出SDI作为新型神经影像标志物:
1. 科学价值:阐明了AD中结构与功能解耦的生物学基础(如能量代谢异常),为理解认知衰退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2. 应用价值:SDI的高诊断精度(AUC>0.86)和临床评分预测能力(r=0.45)展现了其转化医学潜力。

研究亮点

  1. 方法创新:将图信号处理引入AD研究,开发了可量化层级结构的SDI指标。
  2. 数据规模:涵盖东亚人群最大规模的多模态AD数据库(n=793)。
  3. 跨学科整合:结合神经影像、基因表达与机器学习,建立了“影像-基因-行为”多维关联模型。

其他发现

  • 跨中心可重复性:Mega-analysis框架有效降低了站点异质性,增强了结果的泛化性。
  • 局限性:缺乏脑脊液或PET生物标志物验证,未来需纳入纵向数据验证SDI的预测价值。

该研究为AD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算法已开源(GitHub: yongliulab)。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