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利用固相萃取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实验设计开发多类营养素定量分析方法

期刊:Food ChemistryDOI:10.1016/j.foodchem.2020.128173

学术研究报告:基于实验设计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多类营养素定量分析方法的开发

一、研究团队与发表信息
本研究由印度科学研究所(CSIR-Ind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的Manasa Arvapally、Ankita Asati、Narendra Kumar Nagendla和Mohana Krishna Reddy Mudiam合作完成,通讯作者为Mudiam。论文于2020年9月21日被《Food Chemistry》接收(DOI: 10.1016/j.foodchem.2020.128173),属于分析化学与食品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

二、学术背景与研究目标
营养素(如维生素和类黄酮)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但其缺乏或过量均可能导致慢性疾病。传统分析方法(如HPLC、GC-MS)通常仅针对单一类别营养素,且前处理步骤复杂。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通量分析方法,通过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定量检测食品基质(蔬菜、水果、谷物)中的14种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及类黄酮,并利用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 DOE)优化前处理参数,提升方法的效率与准确性。

三、研究流程与方法
1. 实验设计与优化
- Plackett-Burman设计(PBD):筛选7个关键因素(如稀释剂A/B浓度、体积、pH等),通过24次实验确定3个显著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
- 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进一步优化显著因素(稀释剂A浓度20 mM、稀释剂B浓度20 mM、体积5.25 mL),结合响应面分析法(RSM)和期望函数(Desirability Function)确定最佳条件。

  1. 样品前处理

    • 均质与预净化:1 g样品与优化后的稀释剂(含甲酸铵和甲酸)混合,调节pH至5,超声离心后取上清液。
    • 固相萃取:采用亲水-亲脂平衡(HLB)柱,以5%甲醇洗涤,80%甲醇洗脱,富集目标物。
  2. 仪器分析

    • LC-MS/MS条件
      • 色谱柱:BEH C18(100 mm × 2.1 mm, 1.7 μm),梯度洗脱(13分钟完成分离)。
      • 质谱:电喷雾电离(ESI)正负切换模式,多反应监测(MRM)定量。
  3. 方法验证

    • 线性范围(25–1000 ng/g)、检出限(LOD: 1.29–29.17 ng/g)、回收率(72.53–104.24%)、日内/日间精密度(RSD ≤12.5%)。

四、主要结果
1. 方法性能
- 灵敏度与准确性:所有分析物的线性相关系数(R²)为0.993–0.999,LOD低至1.29 ng/g(如α-生育酚),满足痕量检测需求。
- 抗干扰能力:HLB柱有效去除基质干扰,回收率稳定(如维生素B12为98.09%)。

  1. 实际样品分析

    • 在24种食品中检出差异分布:
      • 谷物中泛酸(1191.03 ng/g)和烟酸(347.74 ng/g)含量最高;
      • 柑橘类水果(如橙子)富含类黄酮(橙皮苷241.69 ng/g);
      • 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D、E)因含量低于定量限未检出。
  2. 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 本研究首次实现单次前处理与单次进样同步分析14种营养素,较传统方法(需多次分离或不同电离模式)效率提升显著(见表S4)。

五、研究意义与价值
1. 科学价值
- 提出基于DOE的SPE参数优化框架,为复杂基质中多类化合物分析提供方法论参考。
- 验证LC-MS/MS在食品营养素高通量检测中的优势,推动分析化学与营养学的交叉应用。

  1. 应用价值
    • 适用于食品质量控制、营养标签验证及膳食评估,助力公共卫生监管。

六、研究亮点
1. 方法创新:首次整合DOE、SPE与LC-MS/MS,实现多类营养素同步分析。
2. 高效性:13分钟内完成14种化合物的色谱分离,较文献报道方法缩短50%时间。
3. 环保性:减少有机溶剂用量(如SPE洗脱仅需6 mL甲醇),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七、其他发现
- 冻融稳定性:标准品在−20°C储存5天后响应稳定性良好(RSD %),支持长期监测可行性。
- 扩展应用:该方法可适配其他生物基质(如血浆、组织),为营养代谢研究提供工具。

(注:文中涉及的仪器参数、化合物PubChem ID等详见原文附表。)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