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老年人对数字健康服务的情感用户体验研究

期刊:NCDHWS 2024DOI:10.1007/978-3-031-59080-1_10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作者及机构
本研究由Paula Valkonen和Sari Kujala共同完成,两人均来自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系。研究论文发表于2024年,收录于会议论文集《NCDHWS 2024》(CCIS 2083)。


学术背景
本研究属于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老年健康技术(Gerontechnology)的交叉领域。随着数字化医疗服务(digital health services)的普及,老年人面临被数字社会排斥的风险。他们可能因技术复杂性、缺乏支持或负面情绪体验(如恐惧、挫败感)而拒绝使用这些服务。因此,研究旨在探索老年人使用数字化医疗服务时的情感用户体验(emotional user experiences),并为设计者提供优化建议,以提升服务的吸引力与可用性。

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
1. 积极设计(positive design):通过设计最大化积极情感体验,减少负面情绪。
2. 积极计算(positive computing):技术应支持用户的心理福祉与能力提升。
3. 老年人技术采纳的障碍研究,如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不足和界面语言障碍。


研究流程与方法
研究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 参与者招募

    • 样本:16名芬兰老年人,年龄67-90岁(平均75.4岁),教育背景多样(平均受教育年限12.5年)。
    • 采样方法:通过老年协会定向招募(13人)和滚雪球抽样(3人)。排除极端弱势群体(如居家护理者)。
    • 数据收集时间: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COVID-19疫情期间),采用远程访谈形式。
  2. 访谈设计

    • 结构:基于10人研究团队设计的框架,调整问题以适配低技术能力老年人(如增加示例说明)。
    • 内容:聚焦老年人使用数字化医疗服务(如全国患者门户、预约系统)的情感体验,涵盖正负面情绪、使用障碍及改进建议。
    • 工具:使用Audacity®录音,转录后 pseudonymized(匿名化处理)。
  3. 数据分析

    • 编码:结合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和既有情感分类框架(19种情绪标签),在Atlas.ti和Excel中完成。
    • 主题提取:识别情绪类别(如愉悦、挫败、恐惧),并关联使用场景(如预约系统、医学术语理解)。
  4. 设计提案生成

    • 基于访谈结果与文献,提出9项设计建议(表1),例如:
      • 提供显式支持入口(如联系信息、使用指南)。
      • 避免复杂菜单层级,简化操作流程。
      • 采用老年人熟悉的语言,减少医学术语。

主要结果

  1. 积极情感体验

    • 便捷性带来的愉悦:成功完成在线预约等操作时,老年人感到“如释重负”(男性,75岁)。
    • 学习新技能的成就感:90岁女性参与者描述通过家人鼓励掌握技术的自豪感。
    • 自我效能感提升:独立使用服务增强信心(如“我能处理银行和患者门户事务”,女性,78岁)。
  2. 负面情感体验

    • 恐惧与焦虑:害怕误触按钮导致不可逆操作(女性,69岁),或设备更新后界面变化(男性,78岁)。
    • 挫败感:因医学术语或复杂流程放弃使用(女性,69岁)。
    • 羞耻感:部分老年人因技术能力不足感到“被边缘化”(男性,88岁)。
  3. 设计提案验证

    • 提案整合了用户体验痛点与理论框架(如积极设计)。例如,简化界面可减少挫败感(提案5),而提供多通道支持(提案1)能缓解危机时的无助感。

结论与价值

  1. 科学价值

    • 填补了老年人数字化医疗服务情感体验的研究空白,揭示情绪对技术采纳的关键影响。
    • 验证了积极设计与积极计算理论在老年技术开发中的适用性。
  2. 应用价值

    • 为设计师提供实证依据,强调需平衡功能性与情感需求(如通过反馈机制增强信任)。
    • 呼吁政策制定者关注数字鸿沟,确保服务包容性。

研究亮点
1. 方法创新:结合定性访谈与情感分类框架,细化老年人技术使用中的情绪维度。
2. 实践导向:提出的设计建议可直接指导界面优化(如减少层级、增加引导)。
3. 社会意义:推动数字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助力老龄化社会的技术包容。


其他有价值内容
- 研究揭示了COVID-19疫情期间远程医疗服务的双刃剑效应:虽提升便利性,但也加剧了技术弱势群体的焦虑。
- 未来研究可扩展至更广泛的文化背景,验证设计提案的普适性。


(报告字数:约1500字)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