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作者及机构:
本研究由Paula Valkonen和Sari Kujala共同完成,两人均来自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系。研究论文发表于2024年,收录于会议论文集《NCDHWS 2024》(CCIS 2083)。
学术背景:
本研究属于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与老年健康技术(Gerontechnology)的交叉领域。随着数字化医疗服务(digital health services)的普及,老年人面临被数字社会排斥的风险。他们可能因技术复杂性、缺乏支持或负面情绪体验(如恐惧、挫败感)而拒绝使用这些服务。因此,研究旨在探索老年人使用数字化医疗服务时的情感用户体验(emotional user experiences),并为设计者提供优化建议,以提升服务的吸引力与可用性。
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
1. 积极设计(positive design):通过设计最大化积极情感体验,减少负面情绪。
2. 积极计算(positive computing):技术应支持用户的心理福祉与能力提升。
3. 老年人技术采纳的障碍研究,如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不足和界面语言障碍。
研究流程与方法:
研究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参与者招募:
访谈设计:
数据分析:
设计提案生成:
主要结果:
积极情感体验:
负面情感体验:
设计提案验证:
结论与价值:
科学价值:
应用价值:
研究亮点:
1. 方法创新:结合定性访谈与情感分类框架,细化老年人技术使用中的情绪维度。
2. 实践导向:提出的设计建议可直接指导界面优化(如减少层级、增加引导)。
3. 社会意义:推动数字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助力老龄化社会的技术包容。
其他有价值内容:
- 研究揭示了COVID-19疫情期间远程医疗服务的双刃剑效应:虽提升便利性,但也加剧了技术弱势群体的焦虑。
- 未来研究可扩展至更广泛的文化背景,验证设计提案的普适性。
(报告字数:约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