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白血病检测与分类系统:系统性综述与荟萃分析
作者及机构
本综述由来自伊朗、美国等多国研究团队合作完成,通讯作者为伊朗Shahid Beheshti医科大学的Zohreh Javanmard和Mohammad Esmaeil Akbari,合作单位包括德黑兰医科大学、Azarbaijan Shahid Madani大学、威奇托州立大学等。论文于2025年发表于*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DOI:10.1111/jebm.70005)。
研究背景与目标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血液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异常白细胞增殖。传统诊断依赖人工显微镜检查血涂片(blood smear images),存在效率低、主观性强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研究者开始探索自动化白血病检测与分类系统。然而,此前缺乏对ML方法诊断准确性的全面评估。本研究通过系统性综述与荟萃分析,旨在:
1. 总结白血病检测与分类的ML技术流程
2. 评估不同ML算法的历史与当前应用
3. 分析常用数据集及最优模型
4.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方法与流程
1. 文献检索策略
- 检索2015-2023年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IEEE Xplore四大数据库,关键词包括”leukemia”、”machine learning”、”blood smear image”及其同义词。
- 纳入标准:使用ML算法处理外周血涂片图像的原创研究,排除非白血病研究或非图像数据研究。
- 最终从1325篇文献中筛选出190篇合格研究,采用Qiao质量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
技术流程分析
研究总结了ML方法的核心步骤:
数据集与验证
主要结果
1. 算法性能
- 纳入研究的平均验证准确率达95.38%,其中现代ML方法(60.53%研究)表现最优(平均准确率95.43%)。
- 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占主导(78.95%),深度学习中CNN在特征提取和分类阶段均表现突出。
数据集影响
新兴技术
结论与价值
1. 临床意义
ML系统可显著提升白血病诊断效率,尤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检测准确率达95.6%。现代方法如CNN已展现出替代传统人工分析的潜力。
亮点与创新
1. 全面性:首次对ML在白血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大规模荟萃分析,涵盖8年190项研究。
2. 技术深度:揭示CNN在特征提取与分类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指出传统方法(如SVM)仍具竞争力。
3. 批判性建议:强调外部验证和数据多样性的重要性,为后续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其他发现
- 混合模型(hybrid methods)结合传统与现代算法,准确率达95.57%,可能是平衡效率与解释性的可行方案。
- 进化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s)在特征选择中表现优异(96.62%准确率),但应用率仅1.58%,值得进一步探索。
该综述为AI在血液病理学中的应用建立了技术基准,并为临床转化提出了具体改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