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具有更快的交流速度但会话广度较低

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具有更快的交流速度但会话广度较低

人类语言中的信息密度广度变异

背景介绍

人类语言在编码信息的方式上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一些限定的语义域内(如时间、空间、颜色、人类身体部位和活动等方面)已有较多研究。然而,全球语义信息结构及其与人类沟通的关系尚未有深入的研究。作者们首先提出,跨越约1000种语言样本,显示出语言在信息编码密度上的巨大差异。接着,他们探讨了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通过什么方式使语义信息的配置更密集。最后,他们追踪了语言信息密度与沟通模式之间的关系,发现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倾向于更快的沟通,但会话的概念范围较窄。

论文来源

这篇文章由Pedro Aceves和James A. Evans撰写,发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2024年4月刊上。Pedro Aceves隶属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凯瑞商学院的管理与组织系,James A. Evans则是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和知识实验室的教授,同时也是圣塔菲研究所的研究员。

研究过程

1. 信息编码密度的测量

研究使用了包含18种多样的平行翻译语料库,这些语料库包含约998种语言,涉及101个语言家族。通过使用Huffman编码算法,将每种语言在给定翻译中的词汇转换为最有效的二进制码,并计算了各文档的比特数。研究者以这种方式生成了语言信息密度的标准化度量,使得可以在所有语料库中进行比较。

2. 语义密度的测量

接下来,研究基于神经词嵌入模型计算了每种语言的语义密度。词嵌入模型通过文本中词的共同出现频率来训练一个高维向量空间,其中语法和语义相似的词通常在空间上较为接近。作者们发现,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也倾向于具有较高的语义密度,即语言中词义的多义性更强,各概念之间的关联度也更高。

3. 通信速度的测量

为了验证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是否确实可以更快速地传递信息,研究者们使用了《圣经》音频文件的时长作为测试对象。这些音频文件覆盖265种语言。结果表明,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确实在传递相同信息时所需的时间更短,这与信息论的预期一致。

4. 实际对话的语义广度测量

研究者分析了14种语言中超过6000次自然对话的文本,他们用词嵌入模型计算了对话的概念广度,即对话中涉及的语义空间的覆盖范围。结果显示,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在实际对话中倾向于覆盖较窄的概念范围,但讨论深度较大。这意味着在这些语言的对话中,参与者更可能集中讨论某一特定主题,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

5. 社会集体知识输出的语义广度测量

最后,研究者们分析了不同语言在Wikipedia上撰写的超过95000篇文章,研究集体知识输出的概念广度。同样地,他们发现,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所撰写的文章在概念上也较为集中,这验证了这些语言的集体沟通更倾向于在较小的概念空间内进行深度探索。

研究结果

这项研究通过大规模的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展示了语言信息密度的显著差异,并揭示了这种差异与语义密度和人类沟通模式之间的重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能够更快速地传递信息,并且会话和知识输出的概念范围较窄但讨论深度较大。这些发现强调了语言结构对人类互动及社会行为的重大影响。

研究意义

这项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语言编码方式差异的理解,还揭示了语言结构如何影响沟通速度和沟通内容的广度。它扩展了语言相对论的理念,将其从单纯的认知框架拓展到沟通、互动、协作和集体行为的领域。这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即语言信息密度如何在更广泛的社会互动和集体绩效中发挥作用。

研究亮点

  • 信息密度差异显著:研究记录了世界各地语言在信息密度上的广泛差异。
  • 频繁使用与多义性: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词汇在不同情境中的使用频率高,词义具备多义性。
  • 快速沟通: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在固定带宽下能够更快速地传递信息。
  • 深入讨论:信息密度较高的语言在对话和知识输出中倾向于较窄但深入的讨论。

通过这些研究步骤,作者们为理解语言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互动和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这项研究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启示我们探讨语言信息密度及其对社会互动和集体绩效的更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