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促进了远端染色体区域Barr小体的再激活

一、学术背景:X染色体失活与衰老的神秘关联 在哺乳动物中,雌性个体拥有两条X染色体,雄性只有一条。为维持性别间基因剂量的平衡,雌性发育早期通过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XCI)机制,将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沉默成为高度致密、转录不活跃的结构,称为“Barr小体(Barr body)”。XCI是由长链非编码RNA Xist的表达引导,通过染色体广泛包裹和一系列表观遗传修饰(如多梳复合物沉默、DNA甲基化等)实现的。在经典观点中,XCI一旦建成就能够被细胞分裂稳定传递,使得大部分X染色体基因永久只表达一条拷贝。 但过去数十年,科学家发现少数失活X染色体(称为“Xi”)上的基因可“逃逸”失活(escape from XCI),导致雌性这些基因的表达远高于...

单个年龄相关CpG位点的表观遗传编辑对全基因组表观遗传老化景观的影响

打破表观遗传年龄钟的神秘面纱:一项关于单个年龄相关CpG位点表观遗传编辑对全基因组表观遗传老化景观影响的研究综述 一、研究背景与科学问题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尤指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近年来已成为衰老机制研究的前沿高地。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基因组中的CpG二核苷酸位点,这些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随着年龄逐步发生稳定、可预测的变化。这种基于CpG甲基化模式开发的“表观遗传钟”(epigenetic clock),如今被广泛用作生物年龄(biological age)判断、生理健康风险预测甚至疾病进展评估的重要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年龄的加速与全因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这表明表观遗传钟不仅计量时间,更反映...

P-选择素异常激活驱动小鼠造血干细胞衰老

一、研究背景与科学问题 血液系统的健康对于机体功能至关重要,而造血干细胞(HS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则是维持血液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细胞类型。HSC 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能够生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干细胞的功能逐渐衰退,表现为造血再生能力降低、红细胞生成受损,以及出现向髓系(如粒系、单核细胞及血小板)倾斜的分化偏向。这种干细胞老化不仅影响机体对失血、感染等应激的应答能力,还会导致多种血液退行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以往的研究揭示,HSC老化与一系列细胞内分子改变相关,比如DNA损伤、代谢异常、表观遗传调控紊乱等。此外,细胞外环境因素——如骨髓微环境的重塑和炎症反应——同样对HSC老化过程产生显著影响。然而...

肠道菌群依赖性苯乙酸升高促进衰老过程中内皮细胞衰老

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介导衰老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研究 ——《nature aging》最新成果解读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人类社会深度老龄化的现实语境下,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已成为全球老年人群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显示,衰老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然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衰退的重要细胞基础——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功能障碍,尤其是内皮细胞衰老(senescence),其体内发生的分子诱因和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iota)作为“继基因组之后的人体第二基因组”,逐渐被医学与生命科学界认识到其与机体代谢、免疫、炎症等多系统、多疾病状态之间...

靶向染色质重塑因子BAZ2B缓解肝脏衰老和MASH纤维化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人群老龄化加剧的今天,代谢异常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缩写MASH,又称NASH)及其肝纤维化等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已成为基础与临床肝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MASH是代谢异常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原NAFLD)的进展型,以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肝细胞衰老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令人关注的是,肝衰老(aging of the liver)不仅是MASH发生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同时,体内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表观遗传(epigenetics)失调在肝脏衰老及MASH纤维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已有...

利用非典型前庭输入修正与年龄相关的导航障碍

绕过传统通路,挖掘“非经典”前庭输入,纠正老年认知导航障碍的新突破 ——解读《harnessing a noncanonical vestibular input in the head-direction network to rectify age-related navigational deficits》 一、学术背景:为何关注衰老相关的导航障碍? 导航能力(spatial navigation)是动物及人类在空间环境中定位与移动的核心认知功能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空间导航障碍作为老年认知功能下降的一种表现,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往我们认为,导航困难只是衰老相关综合认知能力减退(如记忆力、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降低)的一部分,但最新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导航功能障碍在衰老过程中有其独...

美国和英国老年人健康寿命与寿命的衰老速度分析

——基于“Pace of Aging”方法的群体纵向分析 一、研究背景与科学意义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客观衡量并改善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已成为各国社会政策及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上,衡量人口老龄化主要依赖“寿命(lifespan)”和“健康寿命(healthspan)”等指标,但这些指标存在一定局限,尤其无法有效区分“由出生早期因素(如孕期保健、早期营养)造成的健康差异”与“成年人及老年阶段、身体持续衰老过程中的可变健康变化”。传统指标难以及时或敏感地反映中晚年干预措施对健康的影响,也难剖析健康不平等等群体现象的内在机制。 为此,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如何量化个体和人群“衰老速度(pace of aging)”,即生物学功能随时间的下滑速度。该指标更侧重捕捉器官、组织及功能性能力...

慢性肾脏疾病早期血管老化中体细胞突变和前gerin蛋白表达的作用

一、学术背景与研究缘起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项全球性的公共健康挑战。据流行病学数据,CKD影响全球约10-12%的人口,是全球心血管死亡(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重要推手。CKD患者往往表现出“早期血管老化”(Early Vascular Aging, EVA)现象,包括动脉壁增厚、平滑肌细胞减少和血管外膜纤维化等,这使罹患心脑血管事件(如心梗和中风)的风险显著提高。但尽管临床上CKD与血管老化高度相关,其分子机制和具体触发因素却长期未明。传统观点认为,尿毒环境下氧化应激、钙化等是EVA的主要推手,但这些解释难以完全覆盖CKD相关的心血管风险。 过去十余年,关于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与...

基于物理组织特性的准空间单细胞转录组揭示肝脏早期衰老相关微环境

重新定义肝脏早期衰老微环境:Quasi-spatial单细胞转录组揭示纤维化壁龛的形成与细胞异质性 背景及研究动因 衰老是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器官组织中衰老细胞(senescent cells)的积累。这些细胞常由组织损伤诱发,且随着机体免疫监视能力衰退,愈发难以被及时清除。衰老细胞的存在及其所分泌的炎症相关分子(即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对组织微环境具有复杂影响,既可能参与生理性修复,也可能诱发慢性炎症,损害组织稳态。然而,当前科技手段在解析这些细胞在组织内的具体分布、表型多样性乃至其对微环境的影响上,仍面临诸多难题。尤其在肝脏这类容易伴发纤维化的重要器官上,衰老细胞相关壁龛的形态、动态发展规律以及各类细胞间复杂的空间互作关系,尚不清晰。 近年来,单细胞组学...

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测序揭示早发与晚发前列腺癌的异质性微环境与进展特征

背景介绍:年龄相关前列腺癌异质性与精准医疗新机遇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全球男性中发病率第二高、癌症相关死亡率第五的恶性肿瘤。伴随全球人口老龄化及健康筛查推进,前列腺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多样化,早发型(Early-onset prostate cancer, EOPC,通常定义为55岁及以下男性发病)病例近年显著增加,且预后较差。因此,探索不同年龄起病前列腺癌之间的生物学差异,尤其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构造与演变,对于实现年龄特异性的精准干预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临床观察显示,EOPC相较于晚发型(Late-onset prostate cancer, LOPC)不仅临床-病理表现差异明显,且预后生存水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