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晶格调制提高铥的窄带近红外发射效率用于反射吸收生物成像
研究背景 近红外(NIR)光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非侵入性高分辨率成像方面。近红外光能够穿透生物组织,并且在特定波长下(如800 nm)对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具有显著的吸收差异,这使得近红外光成为生物成像的理想光源。然而,现有的近红外发光材料普遍存在外部量子效率(EQE)低、发射带宽较宽的问题,导致信号噪声比低,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稀土离子(如铥离子,Tm³⁺)作为近红外发光材料的潜力。铥离子具有尖锐的发射峰,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近红外成像。然而,由于铥离子的4f/4f电子跃迁是宇称禁阻的,其吸收效率和量子产率较低,且容易受到非辐射弛豫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铥离子的近红外发光效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