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队列的自然史及MRI随访情况

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队列的自然史及MRI随访情况

研究背景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CCMs)是一种由内皮细胞衬里的脑和脊髓血管畸形,其结构中缺乏平滑肌。由于内皮细胞的渗透性和紧密连接的破坏,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痛或癫痫,伴或不伴有出血。在某些病例中,CCM可能仅作为偶然发现存在。CCM可分为散发性(通常伴有发育性静脉异常,即DVA)和家族性(无DVA且存在多发病灶)。

近20年来,已有超过25项自然历史研究试图定义CCM的症状出血率。早期的研究使用回顾性的方法,仅假设这些病灶自出生即存在,但这些结论并不准确。随后,几项基于前瞻性数据计算的自然历史研究主要基于回顾性收集的数据,并受限于当时的数据收集方法。这些早期研究由于医疗记录的不完整性和影像学资料的欠缺,使得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此外,对于这些数据的长期随访和大规模患者样本的缺乏增加了不确定性。现有的三项自然历史的元分析常被临床医生参考,但由于各个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其结论有限。因此,临床医生和患者也想知道拥有两次出血的患者是否更易发生第三次出血,但现有的研究对此关注较少。

来源信息

本文由Mayo Clinic的Kelly D. Flemming, MD,Robert D. Brown Jr., MD, MPH,和Giuseppe Lanzino, MD等人撰写,发表在2024年5月24日的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上。

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报告一个前瞻性多源数据收集的当代CCM队列的自然历史,分析随访MRI的实用性,并通过集成电子健康记录和研究者详细的影像审查来定义CCM的首次症状出血(symptomatic hemorrhage, SH)和严重症状出血(severe SH)率,评估二次前瞻性症状出血的风险和时机,识别出血的风险因素。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

研究团队在2015年建立了一个包含接受同意的成年患者的数据库,这些患者均有放射学证实的脑或脊髓CCM。研究排除了18岁以下患者、有替代病因的术后患者以及在诊断后3个月内接受手术的患者。本研究只纳入随访时间超过一年的患者,并排除了脊髓CCM、放射性诱导的CCM的病例。

数据收集与处理

初始临床信息

我们回顾了详细的电子病历,并要求患者填写初次病史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包括人口统计信息、病灶类型、伴随疾病和初始表现方式等。患者被分类为家族性CCM(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或存在多个无DVA的病灶)或散发性CCM,并记录了选择性药物使用情况。

初始影像资料

由神经放射科医生和主要作者(K.D.F.)审查初始MRI影像,测量T2加权图像中最大横截面的直径及含有血红蛋白沉积的病灶。记录了CCM的数量和症状性病灶或最大病灶的位置。

前瞻性随访数据收集与结果测量

通过电子病历、每年书面问卷调查和面对面随访评估来收集随访期间的SH事件。功能结果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来评估。所有会诊后3个月及以上进行的随访MRI影像都被审查。

数据分析

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临床和影像特征,并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首次和二次前瞻性SH的风险。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模型分析潜在的出血风险因素。

研究结果

患者和病灶特征

本研究纳入了315例患者,其中58.7%为女性,19.7%存在家族性CCM。诊断时,37.1%的患者已有破裂的CCM,28.9%的CCM位于脑干。随访时间总共为2679.6患者年,中位随访时长为6年。在随访期间,96次SH事件发生,年均SH率为4.6%。对于破裂的CCM,5年累计SH率为41.2%,未破裂CCM为6.1%。

风险因素分析

单变量分析显示诊断时的破裂状态和随访MRI上3个月后的持续或新出现的T1加权信号高强度是未来SH的预测因素。在多变量分析中,年龄、性别、CCM位置的影响被纳入模型中后,诊断时的破裂状态和随访MRI上持续或新出现的信号高强度仍然是独立的预测因素。

结论

在、 当代CCM患者队列中,我们发现破裂的CCM在5年内的累计SH率为41.2%,而未破裂的CCM为6.1%。具有破裂诊断和随访MRI上新出现的T1信号高强度的患者有更高的再出血风险。随访过程中MRI影像的变化可以作为疾病活动标志物,对临床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价值

本研究通过前瞻性多源数据收集,展示CCM自然历史的重要细节,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CCM管理的宝贵数据,特别是在评估再出血风险和制定随访计划方面。本研究还强调了随访MRI检查在诊断和管理CCM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