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急性缺血性中风机械取栓的结果:单中心经验与Meta分析

研究报告:急性缺血性卒中癌症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结果

背景介绍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是由于脑内大血管阻塞(LVO)引起的一种严重神经系统损伤,在癌症患者中,这一现象更为复杂。癌症相关卒中机制包括高凝状态、由肿瘤分泌的细胞因子或微粒导致的凝血障碍,以及辅助癌症治疗的使用。然而,目前在主要临床试验中,癌症患者往往被排除在外。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是否应提供机械取栓治疗(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仍存在争议,因为他们的预期寿命较短,总体状况较为脆弱。针对这一临床难题,Mohamed N. Elmarawany等医学专家开展了一项研究,探讨了癌症患者AIS进行MT的安全性和效果。

研究来源

本研究由Mohamed N. Elmarawany、Islam El Malky、Sebastian Winklhofer、Mira Katan、Souvik Kar和Gerasimos Baltsavias等作者进行,研究单位包括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神经影像学科、埃及南谷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等。文章发表于《Neurology: Clinical Practice》杂志2024年第14期,DOI:10.1212/cpj.0000000000200320。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了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并进行了Meta分析。

研究人群

本研究纳入了2010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AIS因LVO进行MT的患者。根据癌症病史,患者被分为三组:无癌症史的对照组(control)、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组(AM)和有癌症史但无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组(HOM)。排除标准为有颅内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

具体程序

  1. 入组标准

    • CT扫描无出血;
    •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6;
    • CTA确认LVO;
    • NIH卒中量表(NIHSS)评分 > 3;
    • CT灌注或MRI显示可挽救的脑组织。
  2. 治疗流程

    • 单中心,24/7可提供MT服务;
    • 使用动脉插管的方式进行机械取栓,采用吸引术(ASP)或支架取栓(SRT)。
  3. 数据收集和分析

    • 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合并症、血管阻塞部位、静脉溶栓情况、手术时间、功能评分(现场和3个月随访);
    • 由独立的神经放射科医生对影像进行分析,治疗成功定义为MT后改良颅内溶栓(TICI)评分2b或3;
    • 数据统计使用SPSS软件v.26,显著性水平设为0.05。

Meta分析

遵循PRISMA指南,通过Embase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文献,选取与癌症患者的MT治疗结果相关的12项研究。本次Meta分析主要关注以下结果:

  • 短期结果:成功再通(TICI≥2b)、住院期间死亡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
  • 长期结果:功能独立(3个月mRS=0–2)、90天死亡率。

研究结果

定量分析

基线数据

三组患者在以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疾病史(中风或TIA:control 7.8% vs AM 10.5% vs HOM 38.5%,p=0.006); - 酒精消费(0.9% vs 10.5% vs 0.0%,p=0.04); - 血栓形成倾向(1.7% vs 15.8% vs 7.7%,p=0.009)。

临床和影像结果

  • AM组使用主要吸引方法和救援支架取栓的比例显著较高;
  • 成功再通率(AM 84.2%;HOM 69.2%;control 76.5%,p=0.623)。

Meta分析结果

短期结果

  • 技术成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在AM组和对照组间未见显著差异;
  • 住院期间死亡率在AM组显著较高。

长期结果

  • AM组3个月的功能独立率显著较低,死亡率显著较高。

结论及意义

研究表明,对癌症患者进行机械取栓治疗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这些患者的临床预后较差。尽管短期技术成功率和SICH发生率未显著不同,AM组在住院期间和90天后的死亡率较高。这表明MT在癌症患者中仍有其局限,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研究亮点

  • AM组和对照组MT技术成功率相似;
  • 癌症患者较高的SICH发生率和死亡率预示MT在癌症患者中的复杂性且需进一步研究。

研究局限性

  • 样本量较小;
  • 数据回顾性分析,存在选择偏倚;
  • 缺乏详细的癌症类型和基因数据。

总结

尽管MT对癌症相关AIS提供了一定的治疗希望,但患者较差的临床预后表明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癌症患者的治疗策略,提高其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