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标记性染色体的差异消除实现单株系非转基因雄性蚊子的生产
研究背景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等虫媒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当前基于释放不叮咬雄蚊的遗传控制策略(如不育昆虫技术SIT或沃尔巴克氏体不相容技术IIT)面临核心瓶颈: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分离数百万只不含叮咬雌蚊污染的雄性个体。传统方法依赖形态学筛选或转基因标记,但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或监管障碍等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一难题,利用埃及伊蚊同形性染色体(homomorphic sex chromosomes)的特性,开发了名为”差异消除标记性染色体”(DEMARK)的创新技术体系。 埃及伊蚊的性别决定由1号染色体上的M/m位点控制:M染色体携带雄性决定基因(如*nix*和*myo-sex*),但与m染色体在形态上高度相似。前期研究发现,M/m染色体周围存在约100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