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典型前庭输入修正与年龄相关的导航障碍

绕过传统通路,挖掘“非经典”前庭输入,纠正老年认知导航障碍的新突破 ——解读《harnessing a noncanonical vestibular input in the head-direction network to rectify age-related navigational deficits》 一、学术背景:为何关注衰老相关的导航障碍? 导航能力(spatial navigation)是动物及人类在空间环境中定位与移动的核心认知功能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空间导航障碍作为老年认知功能下降的一种表现,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往我们认为,导航困难只是衰老相关综合认知能力减退(如记忆力、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降低)的一部分,但最新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导航功能障碍在衰老过程中有其独...

腹侧下束在雄性小鼠中通过多条通路促进觉醒

腹侧下束在雄性小鼠中通过多条通路促进觉醒 背景介绍 腹侧下束(ventral subiculum,vsub)是海马结构的主要输出区,在动机、压力整合和焦虑样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行为都依赖于高度的觉醒状态。然而,vsub在觉醒中的作用及其底层神经回路知之甚少。通过使用体内光纤测钙技术和多通道电生理记录,我们发现vsub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在觉醒期间表现出高活性。此外,vsub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激活会导致觉醒和焦虑样行为增加,并诱发从睡眠到觉醒的快速转变。vsub谷氨酸能终端的光遗传学刺激和vsub谷氨酸能神经元的逆行化学遗传学激活揭示了vsub通过内侧下丘脑(lateral hypothalamus, LH)、伏隔核壳(nucleus accumbens shell, NAc)和前额叶皮层(pr...

从多巴胺果蝇视锥神经元的递回神经环路中发现色相选择性

果蝇视觉系统中色相选择性的电路机制 色彩感知是视觉体验中的一个关键方面,对于生物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人类等三种感光细胞型的灵长类动物,已发现视皮层存在对特定色相(如青色、蓝绿色和橙色)以及非光谱色(如紫色和洋红色)有选择性响应的神经元。然而,这种色相选择性响应的神经环路基础一直未被阐明。 在最新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哥伦比亚大学的Rudy Behnia课题组利用果蝇这一遗传操作便利的模式生物,发现其视觉系统中存在色相选择性神经元,并揭示了产生这种色相选择性响应的神经环路机制。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色彩感知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新的见解。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两光子钙成像技术,测量了果蝇视觉系统中几种关键神经元对各种光谱和非光谱色光刺激的响应。他们发现,传递色彩信息的突触中继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