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高频突变解锁超越初级抗体库的新特异性

学术背景 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其能够通过V(D)J重组产生高度多样化的抗原受体,从而识别广泛的病原体威胁。传统观点认为,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GC)内的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 SHM)仅能优化已通过初级抗体库(由V(D)J重组建立)预存的抗原结合特异性,即SHM的作用仅限于“亲和力成熟”(affinity maturation)。然而,多项研究发现,部分GC B细胞的抗体对免疫抗原无实测亲和力,且某些肿瘤反应性抗体可从无结合能力的前体演化而来。这些现象挑战了“初始特异性是SHM驱动抗体进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范式。本研究旨在验证:非特异性B细胞能否通过SHM在GC中获得全新的抗原结合能力,即“亲和力诞生”(affinity b...

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红细胞 MHC-I 结合物

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红细胞 MHC-I 结合物

开发新型红细胞-MHC-I偶联体用于癌症治疗:一种革命性的免疫疗法 研究背景:传统角色与新发现的潜力 红细胞(erythrocytes)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细胞,约占成人总细胞数的70%。它们主要被认为是氧气运输的载体,但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红细胞在免疫系统调控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细胞缺乏细胞核,具有生物相容性、较高的表面积体积比以及柔韧的细胞膜,使其成为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此前的研究表明,红细胞能与化学因子、核酸和病原体等免疫相关分子相互作用,例如通过表达达菲抗原受体(DARC)调节炎症信号。此外,某些病理条件下,红细胞可以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这提示其在免疫调控中的潜在作用。 MHC-I分子在癌症免疫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已有研究探索了基因工程改造的红细胞用于抗癌治疗的可能性,...

通过识别独立的神经病理学维度解开多发性硬化症异质性

研究背景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疾病,主要特点是神经元轴突脱髓鞘以及神经元损伤。这种病的异质性极强, 即不同患者的病情表现和病理机制各不相同,这极大地增加了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难度。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26名MS捐赠者的大脑病理解剖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识别出该疾病中独立的神经病理维度,从而进行更精准的病理分型。 论文来源 本文由Alyse de Boer、Aletta M.R. van den Bosch、Nienke J. Mekkes、Nina L. Fransen等几个研究人员共同撰写,隶属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论文发表于2024年,发表于Acta Neuropatholo...

Schlafen 11参与天然免疫应答

人类免疫系统对单链DNA的检测新发现:Schlafen 11参与天然免疫应答的研究 研究背景 在天然免疫系统中,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辨认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以及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启动天然免疫反应。长期以来,研究者发现,当细菌或病毒的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 ssDNA)在细胞内积累时,可以引起免疫反应,但是关于如何识别和应对ssDNA的机制仍不甚明朗。 张鹏、胡晓青、李泽坤等人的研究团队发布了...

利用电子健康记录特征识别未诊断的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症患者

利用电子健康记录特征识别未诊断的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症患者

利用电子健康记录特征识别未诊断的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症患者 Johnson等人最近在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发表了一篇题为《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signatures identify undiagnosed patients with 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电子健康记录(EHRs)和机器学习算法PheneT,识别未被诊断的普通变量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的患者,为更早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途径。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人类先天性免疫缺陷(inborn errors of i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