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中miRNA-140和miRNA-122失调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症相关miRNA的研究解析及其潜在应用 背景及研究动机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逐渐进展的神经退行性障碍,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形式。AD的大脑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由β-淀粉样蛋白(Aβ)累积形成的老年斑和由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Aβ是由位于膜上的前体蛋白APP(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s)经过β-和γ-分泌酶切割产生的,其毒性分子形式,特别是Aβ42,被认为是神经毒性的主要成分,诱发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突触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神经元损失。然而,APP也可以通过α-和γ-分泌酶依次切割生成的可溶性APPα(sAPPα)被认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包括促进神经突生长和神经元存活。因此,平衡Aβ的生成与清...

外伤性脑损伤对5xFAD小鼠慢性脑膜CLIP+ B细胞、神经病理学和神经行为障碍的影响

研究报告:Class II Invariant Peptide (CLIP) 拮抗对5xFAD小鼠脑外膜CLIP+ B细胞、神经病理和神经行为损伤的长期影响 研究背景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全世界每年影响数百万人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更重要的是,TBI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证据表明,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在TBI和AD的发病机制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先前的研究已发现,TBI后B细胞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I类(MHCII)相关的不变链肽(CLIP)阳性B细胞会扩展。此外,抑制CLIP与MHCII抗原呈递槽结合在TBI后可以急性减少CLIP+脾脏B细胞,并对神经有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调查了在具有或不具有TBI的条件下,使用CLIP拮抗剂(CAP)对5xFAD...

生长相关蛋白43和基于张量的形态测量指标在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变化

生长相关蛋白43和基于张量的形态测量指标在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变化研究 研究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全球性广泛存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显著增加(Esquerda-Canals et al., 2017)。该疾病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形成的缺陷,随后会逐步导致行为和认知的改变(Soria Lopez et al., 2019)。AD在诊断时已经导致大脑多个区域显著神经元损失和神经损伤(Mantzavinos & Alexiou, 2017)。具体表现为大脑某些区域的退变,如时间与顶叶,前额叶皮质和扣带回等(Wenk, 2003)。在AD中,大脑区域的神经节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元轴突损伤和突触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有关(Ma...

国家阿尔茨海默病协调中心数据库中TDP-43神经病理数据的综合评估

题为《全国阿尔茨海默症协调中心数据库中TDP-43神经病理学数据的全面评估》的研究报道 研究背景 TDP-43蛋白病(TDP-43 proteinopathy)是前额颞叶变性(FTLD-TDP)、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TDP)以及与衰老相关的边缘系统TDP-43脑病神经病理变化(LATE-NC)中的显著神经病理特征。这些疾病与老年性海马硬化(HS-A)密切相关。研究表明,TDP-43蛋白病在ALS患者中出现频率高达95%,在FTLD患者中约为50%。因此,TDP-43在这些病症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的重点。为了进一步理解TDP-43蛋白病在不同类型神经变性疾病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了全国阿尔茨海默症协调中心(NACC)的数据进行了全面评估。 研究来源 本研究由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肯塔基...

质谱成像与组织学的共注册证明神经节苷脂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共定位

质谱成像与组织学的共注册证明神经节苷脂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共定位

使用 MALDI-MSI 与组织学共定位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与阿尔茨海默症中β淀粉样斑块共定位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认知功能受损和行为改变。历史上,对A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上,但随着质谱技术的进步,AD脂质组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脂质异常调节被认为在AD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是一类富集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糖脂类物质,之前的研究表明,复杂的GM1向简单的GM2和GM3转变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有关。复杂神经节苷脂(特别是具有20碳脂基链的神经节苷脂)在衰老大脑中显著增加。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MSI)技术研...

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溶解性的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进展的相关性

阿尔茨海默症进展中的基因表达与蛋白质不溶性的变化 背景介绍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以其主要的两大神经病理性特征——淀粉样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NFTs)而闻名。淀粉样斑块由β-淀粉样蛋白(Aβ)肽段组成,这些肽段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连续切割产生;而神经纤维缠结主要由过磷酸化的配对螺旋丝(PHF)- tau蛋白形成。不仅在阿尔茨海默症中,在其他如额颞叶痴呆(FTD-tau)、皮质变性肌萎缩(CBD)、渐进性核上麻痹(PSP)等“tau病变”中也可见到NFTs。 近来的网络化研究发现,一种叫做SHIP2(含SH2结构域的肌醇5-磷酸酶2,编码基因为INPPL1)转录水平的上调与认知衰退及人类AD和老年大脑中的病理变化显著相关。SH...

Tau蛋白在人的前背侧丘脑中的早期和选择性定位

背景介绍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tau蛋白(tau protein)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早期阶段的分布和扩散方式,并特别关注人类皮质下区域–前背侧(anterodorsal)丘脑(thalamus)核团中的calretinin阳性神经元的脆弱性与tau病理蛋白(ptau)的积累情况。尽管许多研究集中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皮质区域,但一些皮质下区域如丘脑(thalamus)、蓝斑(locus coeruleus)和背缝核(dorsal raphe nucleus)也显示出对tau病理的选择性脆弱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在不同疾病阶段内,tau病理如何在这些区域中传播,以及细胞亚型特异性和突触前膜(presynaptic terminal)在病理传播中的作用。 论...

阿尔茨海默病中脑血管的Tau蛋白积累与Tau缠结病理的空间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中tau蛋白堆积的研究 背景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神经变性为特征的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淀粉样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简称NFTs)。这些缠结由tau蛋白组成,而这些病理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密切相关。鉴于此,研究tau蛋白的积累机制及其对神经元的选择性影响变得十分重要。 研究来源及作者信息 这篇发表在《Acta Neuropathologica》期刊上的研究论文题为《Brain vasculature accumulates tau and is spatially related to tau tangle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作者包括Zachary Hoglu...

脑脊液BACE1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淀粉样病理、神经退行性变和认知的关联

原题目︰《Associations of CSF BACE1 with Amyloid Pathology, Neurodegeneration, and Cogni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背景和研究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的积累。β站位APP裂解酶1(BACE1)在产生A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显示,轻度认知障碍(MCI)和AD患者的皮层中BACE1活性显著增加。先前临床试验中BACE1抑制剂的引入也显示了大脑体积减少和认知恶化的副作用。因此,BACE1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中的确切角色尚未完全理解。 研究的机构与作者 该研究由Feng Gao、Mengguo Zhang、Q...

APOEε4 对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中 pTau 互作组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中APOEε4对磷酸化tau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影响 背景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β-淀粉样蛋白(Aβ)在细胞外沉积和自聚集形成多种类型的Aβ沉积,以及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磷酸化tau,ptau)在神经元内积累并自组装形成神经纤维缠结为标志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发病机制也与tau病理的神经解剖进展紧密相连,这些病理标志物依次影响大脑的不同区域,遵循Thal五阶段(Aβ病理)和Braak六阶段(tau病理)。 在AD的遗传风险因素中,Apolipoprotein E基因(APOE)的多态性是主要因素,APOEε4等位基因与散发性AD的风险增加和发病年龄早期化成正相关。然而,APOEε2等位基因被认为具有保护作用。APOE是一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