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染色质重塑因子BAZ2B缓解肝脏衰老和MASH纤维化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人群老龄化加剧的今天,代谢异常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缩写MASH,又称NASH)及其肝纤维化等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已成为基础与临床肝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MASH是代谢异常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原NAFLD)的进展型,以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肝细胞衰老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令人关注的是,肝衰老(aging of the liver)不仅是MASH发生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同时,体内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表观遗传(epigenetics)失调在肝脏衰老及MASH纤维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已有...

FLASH放疗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CAR-T细胞治疗效果

背景介绍 脑肿瘤,尤其是儿童中的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MB),是儿童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高风险髓母细胞瘤的预后仍然较差。近年来,免疫疗法,特别是CAR-T细胞疗法,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脑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严重限制了T细胞的浸润和激活,导致CAR-T细胞疗法在脑肿瘤中的应用面临巨大挑战。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是脑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免疫抑制细胞,它们通过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如IL-10、TGF-β和精氨酸酶1(Arginase 1, Arg1)来抑制T细胞的活性。因此,如何重新编程巨噬细胞,逆转肿瘤免疫抑制,成为提高CAR-T细胞疗法效果的关键。...

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D-L1通过脂质代谢重编程促进T细胞衰老

肿瘤细胞外囊泡中的PD-L1通过脂质代谢重编程促进T细胞衰老 学术背景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尤其是针对PD-1/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和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等免疫检查点的阻断疗法。然而,尽管这些疗法在某些癌症类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整体上,癌症免疫疗法的成功率仍然有限。许多患者对免疫疗法无反应或反应短暂,这表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存在复杂的免疫抑制机制,导致T细胞功能失调。 肿瘤细胞外囊泡(tumor-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EVs)是肿瘤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能够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RNA和DNA,并通过这些分子在...

通过选择性沉默S6K2揭示MAPK抑制剂耐药性NRAS突变黑色素瘤的脂质代谢脆弱性

学术背景 NRAS突变(NRASmut)的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类型,占所有黑色素瘤病例的近30%。NRAS是一种原癌基因,能够持续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这一通路在黑色素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尽管MAPK通路抑制剂(MAPKi)已被广泛研究,其在NRAS突变黑色素瘤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单药治疗的反应率低于20%,且未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此外,抑制MAPK通路通常会导致PI3K/AKT通路的反馈激活。尽管同时抑制MAPK和PI3K通路可能提高疗效,但这一策略在患者中引发了显著的毒性反应,且尚未找到临床有效的剂量。因此,寻找MAPKi耐药(MAPKi-R)NRAS突变黑色素瘤的特异性治疗靶点,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论文来源 这篇研究论文由Britt...

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通过缓解脂质积累和纤维化改善保留射血分数心力衰竭的进展

Adiporon 通过减少脂质积累和纤维化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进展 研究背景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是心力衰竭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与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共存。HFpEF 患者的心脏虽然射血分数正常,但存在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充盈,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尽管近年来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HFpEF 的治疗仍然是心血管医学中未满足的重大需求之一。现有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虽然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有效,但对HFpEF患者的预后改善效果有限。 HFpEF 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

GPR56感知类固醇激素17α-羟孕烯醇对抗铁死亡诱导的肝损伤

蛋白质耦合受体GPR56的作用及其在铁死亡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保护机制 近年来,铁死亡(ferroptosis)作为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其特征是由于磷脂过氧化而导致细胞死亡,与传统的凋亡和坏死有显著区别。铁死亡在多种病理条件下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和药物诱导的组织损伤等。尽管铁死亡的发生机制逐渐被揭示,但针对其的抑制途径仍然较少,特别是在G蛋白耦合受体(GPCRs)家族中,此类受体在铁死亡中的具体作用尚未明确。 本研究由Lin Hui、Ma Chuanshun等学者完成,隶属于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等机构,发表在2024年11月5日的《Cell Metabolism》期刊上。研究团队发现,黏附型G蛋白耦合受体GPR56通过调控CD36介导的脂质代谢...

通过抑制去泛素化酶RPN11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抑制去泛素化酶Rpn11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的研究 背景介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及其更为严重的形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生率的迅速上升使其成为导致肝硬化及肝细胞癌 (HCC) 的主要原因。NAFLD 不仅与肝脏脂肪沉积有关,还通常伴有代谢紊乱,例如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和高血脂症。近年来,专家们重新定义NAFLD为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MASLD),进一步强调了其复杂的代谢性特征。 目前,NAFLD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肝细胞内甘油三酯的过度堆积,这一过程受多种转录因子的调控。然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如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在肝脏脂质代谢中的影响尚不明确。泛素是一种保守的蛋白质,能够通过结合到靶蛋白的赖...

棕色脂肪中的m6A mRNA甲基化通过独立于UCP1的跨器官前列腺素信号轴调节全身胰岛素敏感性

脂肪组织m6A mRNA甲基化的角色:跨器官前列腺素信号轴对胰岛素敏感性调控的突破性发现 研究背景及动机 近年来,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在人体代谢调控中的潜在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BAT以其非耦联蛋白1(UCP1)介导的产热特性广为人知,在寒冷刺激下消耗能量、减少体脂的特性使其成为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治疗的重要靶点。然而,除了产热功能,BAT还通过分泌因子对全身代谢产生影响,包括调节葡萄糖、脂肪酸及支链氨基酸的利用。尽管BAT的激活通常伴随UCP1的高表达,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UCP1独立的机制同样可以在脂肪组织中发挥代谢调控功能。 本研究的作者们提出,N6-甲基腺嘌呤(m6A)这一广泛存在于mRNA的表观遗传修饰,在BAT的分泌功能及全身胰岛素敏感性调...

抑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对膀胱癌干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研究

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一种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在男性中位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NCCR)2016年的报告,膀胱癌在男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名第六。尽管医学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不断改进,膀胱癌的复发率和进展情况仍未得到显著改善,其病理生理特性和生物学机制的认知不足,成为目前诊治的重大挑战。因此,研究膀胱癌的发生、复发和进展的生物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期改善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脂质代谢中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 SCD)是近年来研究的重要靶点。SCD作为内质网的跨膜蛋白,在将饱和脂肪酸转化为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UFA在肿瘤中与增殖、侵袭和生存通路相关。硬脂酸是S...

神经元AMPK调控tau病变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脂质滴积累

脑中微胶质脂质滴积累受神经元AMPK调控 背景与研究问题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是老年痴呆症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征为神经元纤维缠结和β-淀粉样蛋白斑块。然而,在这些经典病理之外,脂质代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与AD和其他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质滴(Lipid Droplets,简称LDs)作为细胞内储存脂质的重要胞器在调节细胞代谢和响应氧化应激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AD患者的大脑中,特别是与tau蛋白病变相关的神经元中,脂质滴的异常积累现象被多次观察到。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一现象的具体细胞和分子机制。 研究来源 该研究由Yajuan Li、Daniel Munoz-Mayorga、Yuhang Nie等人完成,作者分别来自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