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糖尿病中血液DNA甲基化、基因变异、循环蛋白、microRNA及肾功能衰竭的整合分析

I型糖尿病中血液DNA甲基化、基因变异、循环蛋白、microRNA及肾功能衰竭的整合分析

研究背景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约40%的T1D患者会发展为DKD,10%到15%的患者最终会发展为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的肾衰竭(Kidney Failure,KF)。现有的临床指标无法充分预测肾衰竭的发生,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揭示肾衰竭发生的潜在机制,从而开发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并识别出早期预警的生物标志物以便及时干预。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DNAm)是最稳定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通常发生在胞嘧啶和鸟嘌呤之间的连接点(CpG位点)。先前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变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关。然而,目前尚不明确这些在血细胞中测量的DNA甲基化变化与肾衰竭风险之间的具体机制。这种不确定性阻碍了基于血细胞DNA甲基化进行个性化医学应用的潜能。

为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开展了一项综合性研究,结合多种组学数据,如DNA甲基化、遗传变异、循环蛋白和microRNAs,探讨这些因素与肾衰竭之间的关联。

作者与来源

这篇文章由Zhuo Chen、Eiichiro Satake、Marcus G. Pezzolesi等人撰写,分别来自City of Hope, Joslin Diabetes Center, University of Utah, NIH, Folkhälsan Research Center, Helsinki University, Monash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Virginia等多个机构。研究结果发表在2024年5月22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

研究方法与流程

研究设计

研究涵盖了277名1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在研究起始时都患有糖尿病肾病,并在随访期间(7到20年)中有142人(51.3%)进展到肾衰竭。在这些患者中,研究人员使用Illumina的Epic芯片测量了血细胞DNA甲基化水平,并使用表观基因组关联研究(EWAS)进行了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分析。此外,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分析了DNA甲基化与遗传变异、循环蛋白、microRNAs及肾衰竭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流程

  1. 样本收集与DNA甲基化测量:从277名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DNA,并使用Illumina Infinium MethylationEpic BeadChip测量DNA甲基化水平。

  2. 表观基因组关联研究(EWAS):首先使用单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测量的846,816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与肾衰竭风险之间的关联,筛选出潜在的候选甲基化位点。然后在筛选出的候选位点中,使用多变量Cox模型进一步验证其与肾衰竭风险的独立关联。

  3. 多组学整合分析:整合分析DNA甲基化、遗传变异、循环蛋白、microRNAs与肾衰竭之间的关联,以了解基因、蛋白和microRNA在甲基化调控下的相互作用机制。同时,评估DNA甲基化水平的时间稳定性,以验证其作为预测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4. 预测模型构建: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构建结合DNA甲基化数据的新预测模型,并与仅包含临床变量的传统模型进行比较,评估其预测性能。

研究结果

  1. DNA甲基化与肾衰竭风险的关联:通过EWAS分析,发现了17个与肾衰竭风险相关的DNA甲基化CpG位点。这些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在随时间推移中表现出高度稳定性,表明这些位点可以作为潜在的稳定预测生物标志物。

  2. DNA甲基化在Cpgs上的稳定性:在68名患者(其中一半患者在随访期间进展为肾衰竭)的早期和晚期血样中,两组患者在17个肾衰竭相关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进一步验证了这些位点的稳定性。

  3. 遗传变异与DNA甲基化的关联:将遗传变异数据与DNA甲基化数据整合,发现7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受遗传变异显著影响。部分变异位点在其他研究中也被报道与肾功能变化关联,表明这些变异可能通过调控甲基化水平影响肾衰竭的风险。

  4. 循环蛋白与microRNAs的中介作用:使用线性回归和中介分析发现,DNA甲基化通过调控循环蛋白和microRNAs的表达,间接影响肾衰竭的发生。例如,cg12075771位点的甲基化可能通过调控多种循环蛋白(如KIM1、DLL1等)的表达,增加肾衰竭风险。

  5. 预测模型的优化:结合DNA甲基化数据的新预测模型在肾衰竭风险预测上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C-statistic=0.93),相比传统的临床预测模型(C-statistic=0.85)有显著提升。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多组学整合分析揭示了DNA甲基化如何通过遗传变异、循环蛋白和microRNAs等机制影响1型糖尿病患者肾衰竭的发生。这项研究不仅拓展了对DKD进展机制的认识,还展示了血细胞DNA甲基化作为预测肾衰竭风险的潜在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开发基于这些生物标志物的个性化干预策略。

研究亮点

  • 多组学整合:首次结合DNA甲基化、遗传变异、循环蛋白和microRNAs等多组学数据,系统探讨了这些因素与肾衰竭风险之间的关系。
  • 预测模型优化:通过引入DNA甲基化数据,显著提升了肾衰竭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为临床早期预警和干预提供了新的可能。
  • 生物标志物稳定性:验证了17个肾衰竭相关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提升了其作为长期预测标志物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为1型糖尿病患者肾衰竭的早期预警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