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选择素异常激活驱动小鼠造血干细胞衰老
一、研究背景与科学问题
血液系统的健康对于机体功能至关重要,而造血干细胞(HS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则是维持血液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细胞类型。HSC 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能够生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干细胞的功能逐渐衰退,表现为造血再生能力降低、红细胞生成受损,以及出现向髓系(如粒系、单核细胞及血小板)倾斜的分化偏向。这种干细胞老化不仅影响机体对失血、感染等应激的应答能力,还会导致多种血液退行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生。
以往的研究揭示,HSC老化与一系列细胞内分子改变相关,比如DNA损伤、代谢异常、表观遗传调控紊乱等。此外,细胞外环境因素——如骨髓微环境的重塑和炎症反应——同样对HSC老化过程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具体的功能性分子通路、可逆性的老化机制,尤其是微环境信号与干细胞老化互作的分子基础,尚未被充分揭示。理解这些机制不仅有助于延长健康寿命,还为老年相关血液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能的干预靶点。
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关注点中,P-选择素(p-selectin,编码基因为selp)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P-选择素是一种膜结合的细胞粘附分子,传统上已知其在内皮细胞及血小板中的重要作用,在炎症反应和细胞迁移中起关键调节作用。近年来的转录组meta分析显示,p-selectin的表达在老年小鼠及人类HSC中显著升高,但其在HSC老化中的具体功能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旨在阐明P-选择素在HSC老化中的致病机制及其可逆性。
二、论文来源与作者信息
本研究以“aberrant engagement of p-selectin drive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aging in mice”为题,于2025年6月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Aging(nature aging | volume 5 | june 2025 | 1010–1024)。论文的通讯作者为Britta Will和Gerald de Haan,作者团队来自欧洲老龄化生物学研究院(erib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groningen,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the netherlands)、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NY, USA)、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等多个国际一流研究机构。作者团队在造血干细胞和微环境老化机制研究领域有深厚积累,为本研究提供了跨学科的多元视角和坚实平台。
三、研究工作流程与实验方法
1. 初步表型与分子特征观察
研究首先对小鼠随年龄增长的造血表型进行系统分析。作者利用2-5个月龄(年轻组)和大于22个月龄(老年组)的小鼠,对外周血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及白细胞进行计数,结果发现老年小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下降,而血小板数量升高。此外,髓系细胞比例增加,B淋巴细胞比例减少,显示出典型的向髓系分化倾斜。
在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水平,老年小鼠骨髓中长期重建型HSC(LT-HSC)及其下游祖细胞(MPPs,GMPs)比例增加,而红系祖细胞及红系集落形成单元(CFU-Es)比例下降。功能性体外克隆形成实验进一步证实老年HSC的再生能力下降。以上一系列变化同时伴随个体间变异加大,反映出老化过程的异质性。
2. P-选择素表达分析与细胞亚群鉴定
通过FACS流式细胞术,研究团队检测并定量了p-selectin在不同亚群HSC及造血祖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发现仅在LT-HSC显著表达p-selectin,且老化并不是所有HSC平均表达升高,而是导致一部分细胞p-selectin高表达(selphi),另一部分维持低表达(selplo),表现为HSC亚群的分化。
进一步免疫荧光染色和全骨髓切片成像显示,selphi HSC主要定位于骨髓窦道区域(sinusoidal niche),与年轻HSC常见的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 MK)微环境不同,这一空间分布差异与HSC老化的微环境重塑密切相关。
3. P-选择素高表达HSC功能特性分析
团队将老年小鼠分离的selphi与selplo HSC进行功能对比:首先体外髓系集落形成实验显示,selphi HSC的集落形成效率低于selplo。进而通过竞争性串行移植实验,发现selphi HSC的体内重建能力显著减弱,尽管髓系定植效率未变。值得注意的是,移植后,selphi HSC的p-selectin表面表达恢复至低水平,提示该表达可逆。
4. SELP基因过表达动物模型解析
为了验证p-selectin表达对HSC是否具有直接功能影响,作者溯源性地在年轻小鼠HSC中通过病毒转导强制过表达selp基因(selpoe),并进行体内竞争性移植。即使在超生理水平p-selectin表达下,分化谱系(白细胞、血小板)无显著变化,但长期重建能力持续受损,且几乎不生成红细胞。进一步FACS分析发现分化到多核和后期红系前体的能力明显障碍。数据表明,p-selectin的过表达不仅影响功能重建,还选择性抑制红细胞生成,这与临床老年性贫血的机制可能相关。
5. Selphi HSC分子转录特征描述
采用RNA测序,团队系统比较了老年小鼠分离的selplo与selphi HSC的转录组特征。共检出162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调控因子cebpb与foxm1等增殖调控基因在selphi HSC中被抑制,下游相关通路活性降低,细胞周期及DNA复制类基因表达低,提示selphi HSC更趋于静息状态。红细胞分化主转录因子gata1 及其靶基因表达在selphi HSC中被显著下调,而髓系分化和先天免疫相关通路则激活。与老化HSC相关的分子信号在selphi群体中富集,证明其为分子意义上“更老”的亚群。
6. 炎症因子与P-选择素表达的关系解析
利用公共数据库与原始实验,团队进一步发现,促炎症通路特别是IL-1β信号活化与selphi HSC身份高度相关。在动物体内注射IL-1β/TNF后,HSC表面p-selectin表达迅速升高,且IL-1β在老年骨髓间质液浓度上升。持续IL-1β刺激虽可驱动p-selectin表达,但单纯阻断IL-1R1通路仍不足以完全恢复老年HSC分子特征,说明其他炎症通路亦可参与调控。此外,通过将老年HSC移植至年轻小鼠体内,团队观察到移植后HSC炎症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并恢复至低表达状态,p-selectin水平亦正常化,提示微环境对HSC老化具有重要可逆调控作用。
7. P-selectin配体PSGL-1信号联通作用机制解析
PSGL-1是p-selectin的主要生理配体,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上。研究发现老年骨髓中DC、单核、粒细胞和CD4+T细胞PSGL-1表达下降。实验显示,体外将PSGL-1蛋白加入HSC培养,能够在p-selectin正常表达(wt)条件下显著下调炎症与衰老相关基因,信号传递涉及ERK1/2与STAT3通路的调控。单细胞分裂实验说明PSGL-1刺激可增强高p-selectin表达HSC细胞分裂活性,显示其功能调节作用依赖于p-selectin水平。
8. selp 缺失造血干细胞表型功能解析
团队以selp基因敲除(selpko)小鼠为模型,比较其HSC功能与老化表型。转录组分析发现selpko HSC大量激活老化上调基因签名,炎症相关因子(IL-6、IL-1β)表达水平升高。功能上,selpko小鼠尽管外周血细胞总数变化不大,但表现出髓系偏向以及CD150高表达LT-HSC亚群增加,竞争性体内移植实验显示selpko HSC很难重建受体血液系统,提示缺乏p-selectin调控会导致HSC提前进入老化状态,功能丧失。
四、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
本研究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生理功能多维度系统揭示: - 老年HSC中p-selectin表达显著分化,分子和功能上与“老化”表型强相关; - 炎症微环境(尤其是IL-1β)可急性诱导HSC表面p-selectin表达,某些炎症通路(如IL-1β、TNF-α)虽关键,但冗余机制共同参与调控; - selp(p-selectin)过表达足以驱动HSC功能下降,表现为再生能力降低及红系分化障碍,这可部分模拟临床老年性贫血; - 将老年HSC移植至年轻骨髓能“年轻化”其分子表型,p-selectin表达恢复正常,进一步佐证微环境的决定性; - p-selectin配体PSGL-1在微环境中表达下降,补充PSGL-1可下调炎症和衰老基因、增强HSC分裂能力; - selp缺陷HSC表现出提前老化,衰老相关基因表达和髓系偏向增加,功能严重受损。
结论上,p-selectin的异常高表达不仅是HSC老化的标志,更是功能性致衰分子,微环境炎症信号异常通过调节p-selectin/PSGL-1轴推动HSC进入功能衰退,提示p-selectin及其信号网络可作为衰老干预的新靶点。
五、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
此项工作首次系统建立了p-selectin在造血干细胞老化中的决策性作用链路,揭示其表达及激活的可逆性。本研究对于理解HSC老化机制、以炎症-微环境为切入点干预老年性血液疾病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p-selectin的功能研究突破了传统对其仅作为细胞黏附分子的认知,拓展为老化功能调控的分子枢纽。而PSGL-1作为p-selectin的限速调控因子,其在微环境中的补充可能成为未来HSC健康延缓和功能恢复的新策略。
此外,本文通过HSC移植以及p-selectin信号调控的多维实验手段,为鉴别和分选“年轻状态”干细胞亚群提供了技术标准,有助于优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再生医学流程。
六、研究亮点与创新
- 揭示了HSC老化中p-selectin表达的异质性及其功能分层;
- 建立了炎症微环境-细胞黏附分子互作调控干细胞命运的新观点;
- 采用移植-回春实验直接证实微环境对于干细胞功能衰退的可逆性;
- 从分子机制到生理功能再到干预可能,构建了完整的因果链路;
- 创新性证明PSGL-1在微环境中下降是衰老过程的关键因素,拓展了黏附分子调控的研究领域;
- 多种高通量组学(转录组、单细胞RNA-Seq)、功能重建实验和细胞生物学手段有机结合,为复杂表型解析提供范例。
七、展望与进一步思考
研究还提示,p-selectin的表达和功能动态可逆,虽然p-selectin高表达细胞在功能上落后于低表达细胞,但并非完全失去再生能力,这为如何选择性“回春”或去除衰老HSC亚群指明方向。后续有必要探讨PSGL-1为何会在老年BM中受抑、其补充是否具备临床可行性。此外,p-selectin/PSGL-1轴是否参与HSC归巢及定植等更广泛功能,同样值得深入。
八、结语
这篇发表于Nature Aging的高水平原创研究,为造血干细胞衰老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揭示了p-selectin的关键调控作用及其微环境依赖性,为老年相关血液疾病的干预和HSC功能保持开辟了新的分子靶点。其研究范式、技术体系和科学洞察力均具有显著的学术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