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的神经重症监护组织研究

神经重症监护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组织现状研究

学术背景与问题提出

神经重症监护(Neurocritical Care, NCC)作为重症医学的一个独特分支,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发展。研究表明,急性脑损伤患者在接受专门团队管理的专用单元治疗时,其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尽管NCC在高收入国家(High-Income Countries, HICs)已经非常成熟,但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LMICs),这一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

显著的资源差异存在于HICs和LMICs之间,包括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床位、神经影像、临床实验室、神经外科能力和复杂神经系统疾病管理药物等方面的获取情况。LMICs中缺乏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来处理神经紧急情况,而NCC领域的专家更是稀缺。这些资源限制阻碍了有效提供NCC的能力,并且关于LMICs中NCC能力的现有信息也有限。

虽然“神经重症护理点流行病学研究”(PRINCE Study)由神经重症护理学会(Neurocritical Care Society, NCS)进行,旨在提供全球NCC实践的概览,但其结果主要反映了高资源环境中大型学术中心的经验,对LMICs的代表性不足。因此,该研究无法完全推广到LMICs,后者面临的挑战更为明显。

本研究专注于资源有限环境中的NCC实践,以弥补这一差距。通过扩展PRINCE研究的结果并将其置于LMICs的背景下,研究人员希望了解这些国家中NCC的组织结构。尽管并非所有提供NCC服务的医院都包含在内,但研究人员认为这将为资源分配、疾病负担和潜在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见解。最终,这些信息可以帮助LMICs优先考虑资源并制定策略,以改善患有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这类患者通常比HICs中的患者面临更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论文来源与作者简介

这项研究由来自45个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其中包括印度全印医学科学研究所(All India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 New Delhi, India)的Hemanshu Prabhakar、美国华盛顿大学港景医疗中心(Harborview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 USA)的Abhijit V. Lele等。论文于2025年发表在《神经重症护理》(Neurocritical Care)期刊上。

研究流程与方法

研究对象与样本量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共收集了来自42个LMICs的408名医疗保健提供者的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是否存在专门的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eurointensive Care Units, NICUs)、工作队伍构成、关键护理技术的获取情况以及对循证指南的遵守情况。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通过Google表单在线收集,并使用Stata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用于总结数据,Kruskal-Wallis检验用于评估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Pearson’s χ²检验用于根据世界银行分类评估不同经济层次间的差异。

调查设计与分发

研究团队改编了NCS最初为PRINCE研究开发的病例报告表,并由指导委员会进行了审查和修改,以适应资源有限的环境。国家代表通过非正式网络、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平台(如WhatsApp群组和重症护理协会邮件列表)招募参与者。每个LMIC的国家代表负责在当地医疗机构和同事中分发调查链接。

研究结果

基础设施与资源分配

研究发现,只有36.8%的受访者报告拥有专门的NICU,其中最高比例出现在中东地区(100%),最低比例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11.5%)。关键护理技术(如便携式CT扫描仪)的获取非常有限,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Low-Income Countries, LICS)中,便携式CT扫描仪的获取率为零。此外,依赖麻醉住院医师提供24小时护理的情况普遍存在。

工作队伍短缺

研究显示,LMICs普遍存在工作队伍短缺的问题,许多机构依赖麻醉住院医师提供全天候护理。各地区的护士与患者比例一般为1:2,但在欧洲和中亚地区,这一比例为1:3。高级应用提供者(Advanced Practice Providers, APPs)在LICS中最为稀缺。

指南与协议的遵循情况

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和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指南的遵循情况分别为61.7%和55.6%,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LAC)的遵循率最高,分别达到72%和73%。UMICs中的遵循率较高(66%和60%),但在LICS中则较低(22%和32%)。

技术资源获取

便携式CT扫描仪和远程ICU服务在LMICs中的获取率非常有限。仅有9.3%的受访者报告拥有便携式CT扫描仪,UMICs的获取率为19.3%,而LICS中则完全没有此类设备。远程ICU服务总体上仅在14.9%的机构中可用,UMICs中的比例为21.3%。

结论与意义

研究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LMICs在基础设施、工作队伍和技术方面的关键差距,但也指出了改进的潜力。战略投资于NICU容量建设、工作队伍培训和可承受技术是资源有限环境中未满足的需求。这些发现为政策制定者和全球卫生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路线图,以优先考虑神经重症监护,并减少全球患者预后的差异。

研究价值

本研究强调了LMICs中神经重症监护的组织结构、资源和指南遵循情况,揭示了基础设施、工作队伍和标准化指南遵循方面的显著差距。尽管面临挑战,研究结果也为改善护理交付提供了关键机会,建议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队伍发展和技术获取。这些发现为政策制定者、卫生部和一线提供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帮助他们在资源分配和系统改革方面做出决策。

研究亮点

  1. 基础设施不均衡:NICU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极不平衡,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严重短缺。
  2. 工作队伍短缺:依赖麻醉住院医师提供全天候护理的现象普遍,APPs在LICS中尤为稀缺。
  3. 指南遵循率低:AIS和TBI指南的遵循率在UMICs中较高,但在LICS中较低。
  4. 技术资源匮乏:便携式CT扫描仪和远程ICU服务的获取率非常有限,特别是在LICS中。

展望未来

研究结果为全球卫生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加强LMICs的NCC系统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还促进了全球卫生公平。无论患者身处何地,他们都应获得最佳的神经重症护理。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建立一个服务于所有患者的全球NCC系统,无论他们的地理位置或经济状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