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复杂形态性状表型的新方法显著提升遗传变异位点的发现力 —— 以人脸三维形态为例
一、学术背景与研究动因 近年来,基因型-表型(Genotype-Phenotype, G-P)关联分析已成为揭示复杂性状遗传基础的核心手段,尤其在人类面部、四肢、骨骼等多维结构性状的研究中获得了快速发展。传统上,G-P分析依赖简单、预设的人体解剖测量指标,或者采用诸如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等无监督降维技术,抽取如“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s)”“特征面(eigen-shapes)”等数据驱动特征。这些方法虽然流行,但并不一定能够选取真正携带丰富遗传信息、具有遗传生物学相关性的表型轴线。换言之,很多PCA得出的特征主轴,虽然能够涵盖大部分形态变异,却并未必在基因层面具备最大化的解释力,容易遗漏关键的遗传信号。 此外...